情感纪(4)

2025-10-10 评论

  这样的狂野足以打动人心。
  所以,请立即收起你的理性和逻辑,在某个失足的夜,将思维混乱,欲望打开,用颤抖的笔继续那青春期的最爱。
  这才是作者,读者,时代最需要的作品。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失败。我本着为读者负责的精神,去修改《最爱》,看起来却那么不自然与奇怪。我错了吗?错在哪儿?
  错在我不想让我的早期作品以这样的面目示人吗?
  我还没有这样胆怯吧!
  那么,就这样吧!
  也许所有的人看了《最爱》都会大吃一惊。又怎么样呢?当初我下定决心写《琉璃时代》的时候,一部跨越二十五年,涉及民国历史方方面面的小说的时候,一样听到很多质疑。大家都担心我写不好,担心我的野心太大会毁了自己。其实当年,还是一个小小的赌约。因为看了《最爱》的一个朋友说,是不是你们这些女作家只能写这样的作品,充满感性不知理性。
  是不是今天的女人不知理性为何物呢?
  我得感谢他的批评。不然,我就不会一直寻找一部理性的小说,在《琉璃时代》之前,我的电脑里存了两三个没有写下去的开头,直到外婆突然离世,于是一切像安排好的,我开始创作《琉璃时代》,在它三稿与四稿之间,又创作了《浮沉》。
  很多人看了《浮沉》与《琉璃时代》,感觉不像一个女人写的,再看《最爱》,又觉得太像一个女人写的。
  女人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小说?恐怕不由旁人的臆想与猜测吧!
  我到底能写怎么样的小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那些企图能做出判断的人。
  我但愿一生都不会失控,也但愿失控会是另一种人生。
  我只追随我的笔,我的心。
  除此之外,都是旁物。
  我承认《最爱》的修改是一个错误,所以,我愿意把它当年的出版时的原稿再次呈现出来。但是,我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写出下一个《最爱》式的故事。
  那一定是我的感性突破理性的那一天。
  或者我学会不再把感性装在理性的盒子里。
  或者,我明白了,这二者原来是一回事。
  顺其自然吧。
  我期待自由的那一天!
  除了长篇《最爱》,《情感纪(4)》中还收录了我的五个短篇与四首诗,都是那几年的作品。时间这么快,快到可以用"早期作品"来形容它们了吗?这九个小作品篇幅不长,却在每个故事后面,或者每首诗后面,都有各自的故事。《卡卡的信仰》是处女作。《爱微微》是我人生写的第一首诗……至于这篇序言的名字:心是孤独的猎手,是我最爱的一本小说的名字。而那幅油画,也是我看了小说之后,凭感觉画的一幅画。《情感纪(4)》的出版平平静静,却含着一个时间的长度,一个女人从二字头到三字头的跨越。它如此真实,也如此虚妄。
  没有什么,对写作者来说,人生无非是一种纪念,一种分享。
  崔曼莉

  那时我读初二,因为小学时跳了一级,所以我才十二岁。在暑假开学前,父母的大学同学,要把她的儿子寄养在我们家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她将和丈夫办理离婚。她丈夫是个法国人,和她生活在美国,因为害怕失去独生子,她决定把儿子送回中国。在八月二十九号的傍晚,我的父亲从机场接到了他——他一个人从美国飞来。然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家,他跟在我父亲的身后,个子不是很高,大概一米六几,当他和我妈妈和我点头问好的时候,你们难以想像,他那漂亮的出奇的五官,和一双灰绿色的眼睛。后来他告诉我父母他的爷爷并不是法国人,而是个俄罗斯的贵族,因为政治原因流亡法国,娶了个法国女人,生下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又娶了中国清华大学的才女,生下了他。
  我父亲在客厅里热情的替我们介绍,他说:"卡卡,这就是我和你常常提起的信仰哥哥,他比你大两岁。"他再说:"信仰,这是我的女儿卡卡,以前也和你提起过的。"他一边说一边朝着空气热情地挥手,说:"信仰,这以后也就是你的家了!"
  他只朝着我点头微笑了一下,就把眼睛挪开,放在家具上。他背后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几乎拖到了膝盖。我母亲责备我父亲为什么不帮信仰背行李,我父亲无奈地说他拒绝了。然后我父亲微妙地笑着说:"他为什么要我背呢?他已经是个男子汉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崔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