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不仅风景怡人,更是文化精深,乃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必游之所。苏东坡留下的一条玉带成为镇寺的四宝之一,米芾更是手书“天下第一江山”以表赞叹,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词,对金山的景致大加称赞。
金山四季游人如织,除了这些文人墨客,更有大量善男信女。而自从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凄美传说传遍天下,金山更成了无数情侣夫妻的圣地。他们纷纷前来,拜祭白娘子,以求得自己和心上人终生相依,白头偕老。
当走进大名鼎鼎的“白龙洞”的时候,云若却感到有些失望,原来这只是一个浅浅的山洞,行不过数尺便走到尽头,顶头洞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据说只能容一白蛇通过,因此便得名“白龙洞”,洞中除了鼎盛的香火,便是白娘子和小青的塑像了。
云若抬头看着白娘子的塑像,不知是出自谁的手笔,将白娘子刻画成一个如此恬静的美人,她神态安详,唇角微扬,含着一抹温柔的浅笑,温和如斯,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她当年与法海斗法,不惜水漫金山以救夫君的豪情。不知怎的,云若心念一动,回头问箫瑾:“你怎么看白娘子当年水漫金山、洪水淹遍镇江全城的故事呢?”
箫瑾想也不想,顺口答道:“感其心,而不能同其行。为了一个人,而牺牲那么多条无辜性命,实在太不理智了。”
云若有些失落地点头,又追问道:“要是你是她,看见心爱的人身陷囚笼,你怎么办?”
“我会尝试别的办法,但绝不能连累其他人。”
“那万一,我是说万一,只有‘水漫金山’一种法子呢?”
“那我就……”
“别,别说了。”云若害怕听到他的回答,她不愿听到自己预想中那个伤心的结果,慌忙止住他的话语。
箫瑾仿佛看透了她的心,他执起她的手,向她投以坚定的目光。
云若似乎放心了一些,她转身向洞外走去。好像是不适应由洞中的昏暗到洞外的明亮,她用手揉了揉眼睛。
箫瑾看在眼里,心里有些酸,更有些甜。他多想告诉她自己的答案:如果只有一种方法,那他就陪她一起死。
回到船上,二人相对无语。
船夫知趣地在船尾摇橹,一叶扁舟由瓜州渡口向江北的扬州飘去……
****
行船一夜,二人终于在天明之前到达了扬州。
扬州果然是繁华之地,天色刚明,街市上便热闹了起来,小贩的吆喝、行人的谈话,使空气中充满了热闹的气息。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眼前的情景让箫瑾对古人的话赞同至极。
这会儿,似乎受了气氛的感染,云若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心中的阴云似乎已一扫而空。箫瑾挑了全城最大的琼华客栈住下。
琼华即琼花,是扬州最出名的花朵,是扬州人的骄傲。琼华客栈依瘦西湖而建,一面临水,临水的那面在水中浮出几个石桩,似是随意摆设,却是独具匠心,点点石影犹如沧海珠光,铺成一座仙桥,直通向河对岸。不过,这些石桩似乎从来都只是人们欣赏的对象,还没有人真正上去以它作桥用。箫瑾选了两个临水的房间,打开窗子,上边煦日高照,下面碧波万倾,左首可见五亭桥秀姿,右首可视白塔倩影。
他回身看看云若,这十多天的奔波让她有些憔悴,发丝松散地低垂着,身上的衣服早已缺块少角,尤其是裙摆前端齐齐地少了一块——正是那天用来给他包扎伤口的。想到那晚的情形,箫瑾心中不禁暖烘烘的。
云若正注视着窗下波光闪闪的瘦西湖:“水真是清澈啊,好想在里面洗一洗呢!”她脱口而出。
对了,箫瑾拍拍脑袋,二人也不知多少天没有痛痛快快洗个澡了。为了躲避追兵,两人每天躲躲藏藏,也就只有一次在借宿的农家胡乱地洗了一下。
“下面是不行,可里面可以洗啊。”他急匆匆地冲下去,吩咐店家准备沐浴的物事。
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换了件衣服,箫瑾感觉好了许多。还好,自己一直背着装钱装衣服的包袱,不然,还得穿回那件脏兮兮的衣服。想到这里,箫瑾心念一动:云若怎么办?她可是什么都没带。
想到这里,他急忙跑出客栈,冲向大街。
买回云若里里外外的所有的衣物以及发饰,箫瑾便忙托老板娘给送进去。回想起刚才自己红着脸在女人堆里钻进钻出采购衣物的窘样,他就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还好,自己有一张迷死人不偿命的脸,让一部分少女愣在当场,表现出花痴般的眼神;而另一部分大妈则纷纷议论又是谁家闺女在玩女扮男装的把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流舒
慕容箫瑾
上官云若
茫然若失
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