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曲(2)

2025-10-08 评论
畏流空,

星月驰驰

雾里观音凝兰蕙,

春尽不回梦先寒,

奁镜朱颜辞流水。

嘉靖九年,确立了北京天坛专门祭天和祈谷的地位。

革新孔庙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亦是嘉靖九年。

基本上,明世宗(西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是个不太差的皇帝,只可惜太沉溺於道教,日日祈神炼丹,离勤政爱民愈来愈远。

他在位第二十一年,因差点被一位愤怒的宫女缢死,从此不敢回大内,整天在西苑求长生不老,连朝政都不理,任严嵩擅权误国。

他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建醮坛祈天福,达到最高峰。

以他最信的紫姑女神为例,便由三品以上的大宫女儿中,选出品貌八字最佳者,封为「观音」,入宫奉祭。

「观音」本为佛教菩萨之名,但在明朝,已被民间用来统称美丽的女子。

三位入选的「观音」方十来岁出头,刚开始时还被宫里的龙台凤阁及奇花异草所吸引,但建醮献瑞的典礼,实在沉闷地教人难受,尤其要背皇上本身那长长的道号,错一个字都不行,才叫紧张得连肚腹都打结了呢!

「云里观音」记的是: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雾里观音」记的是: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万寿帝君。

「风里观音」记的是: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殿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

荒唐的皇帝,必产生荒唐的年代,其中由礼教再进一步被束缚的女子,更如飘萍般身不由己。

三位观音,三段传奇,分为「天步曲」、「流空曲(2)」、「水尽曲」,总称为「无情碧」。

此篇所述的「流空曲(2)」是雾里观音的故事。

雾里观音,姓孟名采眉,父亲曾为国子监祭酒,参与祭孔大典,是出自礼教极严格的儒学世家。

「流空曲(2)」宜以琵琶弹唱,内容如下——

畏畏流空,星月驰驰,

雾里观音凝兰蕙,

春尽不回梦先寒,奁镜朱颜辞流水

垂下帘拢,荒烟含翠

年华不识花自飞

纵使天涯无情碧,

几番望断离人泪离人泪

垂下廉栊,

荒烟含翠,

年华不识花自飞,

纵使天涯无情碧,

几番望断离人泪。

嘉靖三十七年,岁次戊午。(西元一五五八年)秋,山东汶城河畔,雁见南飞!蓝天薄薄丝云。

丛山绿转黄中,风拂过阵阵萧索,这在上游处,乱石湍急,有块大木板横冲直撞而下,不像木舟,也不似竹筏,斜斜歪歪地顺著水流向前,遇到静潭或许打个转,但方向仍然不变。

同时,有两只鹰嚣叫著盘旋,由远山到林稍,圈愈转愈小,昭示的是它们一贯的死亡之舞。

仔细聆听,还有一些隐约的喧噪,但被哗哗水声盖住。

汶河绵长,可入黄河,再出大海,大木板可是此去茫茫,汶城是它人平地後的第一站。

平地上有市集庙会,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码头前泊著摇摆的小舟,但今日很特别地有一艘三帆的官船停靠,表示有自京城来的官员路经此处。

船上的舱室以实心木头建造得有模有样,窄窄的桅板间还围著雕栏,所有的窗口都以竹帘布幔严严地遮住,大家便由此推断,那主人不但是大官,还带著女眷同行。

静静的午后,拥挤的人潮减少了一大半,赶牛赶猪的都离去了,只留一些杂货、采菇和卖糕的小贩还闲闲地来往著。

官船靠河的一面,竹帘突然卷起小小的一角,有个娇柔清脆的声音传出,语调抑扬顿挫地念著一首桂花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她才背完上半阙,另一个略显苍老的女声立刻阻止她说:「别再读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了,当心你爹听到,又叫你去默『女论语』或抄什麽『纪泰山铭』了!」

小姑娘淘气的伸伸舌头,一双清灵的眸子由窗缝往外看,除浩瀚的江面和野草、凸山外,没半点赏心悦目之景。

唉!和爹旅行就是如此,只会朝观泰山,到孔子和孟子的家,或看一堆祠、记一堆碑,每天就是祈求「无疆福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之类的官样话。

倘若是她,人访山东,第一个便到青州。那是李清照的故居,她可以遥想那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是如何在青州度过那段最美的青春岁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夏怀川 孟采眉 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