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是父皇的儿子?
刘盈问道:“是什么?”
扶苏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
转身看向已经彻底被小凹打趴下的胡亥,问道:“咱们是不是可以劝劝了?”
刘盈眼睛一眨,就蹦出来一个心眼,反正弟弟没受伤,而且刚才弟弟跟胡亥接触的时候是胡亥先动手,小凹那个要强的倒霉都要抢第一的性子,不多打一会饶过来可能会憋气。
最后,小凹把胡亥打得喊他哥。
扶苏揉了一把脸,免得自己露出什么的不合适的表情来。胡亥啊,你竟然只是看着比这个小家伙壮实。
出完气之后,小凹跟他哥手拉手快快乐乐地走了。
扶苏:来这一趟就是为了打架?
胡亥又怂又气,看那个小孩走远了,就喊道:“臭斑鸠,别让我下次再看见你。”
小凹扭头,臭斑鸠,什么意思?
刘盈:“不重要,反正他没打得过你。”
小凹一想,也是。
刘盈却越走越气,真是后悔刚才没有跟小凹一起去把胡亥揍一顿,竟然说他们鸠占鹊巢。
没多少学问的小凹快快乐乐地要进行下一个行程。
扶苏笑道:“还想去哪里?”
小凹:“去找赵高!”
今天是奸臣昏君打卡日。
最好这个赵高跟胡亥一样莫名其妙就想跟他打架,到时候他就能再把赵高打一顿了。
以后写作文的题材,就有了。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吃饱看大爷打胡亥打赵高哈哈哈。
小凹肚子里狂笑,小眼神期待地看向扶苏。
刘盈就只是想去看看赵高身上的气质,以后好避雷。
扶苏更加觉得不对了,这两个小孩选择见的人,怎么都是被父皇厌弃的,难道这其中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小凹:“可以吗?”
扶苏很抱歉:“赵高两年前犯罪,已经被处以极刑了。要不,你们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想见的人?”
小凹挠了挠小下巴,来大秦最值得看的,就是政大爷和他的奸臣们了。
小凹:“李斯呢?”
扶苏:“李斯,在家著书已经有两年了。”
看来他们感兴趣的都是两年前的人啊。
胡亥,赵高,李斯,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两个并不是父皇之子的小孩,到底是什么来历?
扶苏敏锐的感觉到,两年前他们三个相继被父皇厌弃疏远,跟他们两个小家伙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如果不是父皇的儿子,他们的父亲又是谁,父皇为什么会对他们比胡亥还更宠爱?
第119章 汜水鼎
夜色如墨, 水声激激。
马拉动车子的声音在充满大自然声音的郊外,也显得是那么安静。火苗晃动,映出车内几个人的脸。
“汉军就在前方驻扎, 不确定会不会经过定陶。”马车外黑沉沉的夜色中, 有人这么低声说。
车里一个正方脸型的男人, 说道:“再去探。”
脚步声远去,车里的男人们都看向这个坐在主位的男人。
“大哥,没有月娘在汉王身边,他能听从我们这个意见吗?”一个年轻的如此问道。
戚鳃说道:“正是因为月娘惨死,我们更要做成此事。如此也是给月娘报仇, 都别忘了,咱们戚氏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公子。”
说着看向旁边的男人, “让你们在族中挑选的与月娘长相等同的,可挑选了出来?”
男人摇摇头:“有月娘容貌的没有月娘的才情,有她才情的没有那般容貌。”
想到好好送出去跟着刘邦的女儿就那么死了,戚鳃眼底恨意翻涌, 说道:“那就找个容貌上佳的。只有长得好才能被汉王瞧上,那吕雉年老色衰, 对付她不用多有脑子的女人。”
日后, 他一定要为女儿报仇。
好好的女儿怎么就要跑到前线,即使去前线, 她是从西面的栎阳出来,又怎么会那么巧的被范增抓到?
戚鳃看向众人, “接下来我们就如此安排。”
翌日。
前行中的汉军被一行人拦住了去路,刘邦正在车里晃晃悠悠地听陆贾唠叨南北方的不平静,打完诸侯就该去打他们了怎么怎么的,一名斥候骑着快马, 从前面赶到马车边。
“王上,定陶戚氏在前面跪迎。”
刘邦忽一下坐起来,虽然他觉得戚姬死于自招,但人都死了,想到的自然都是她的好,一颦一笑的活生生一个美人,跟着他还没有几年就死了,现在她的父兄亲友还过来跪迎,说实话刘邦有一瞬间的心虚。
不过这些年练就的“帝王”心术,让刘邦迅速地把这点心虚抛在脑后。现在还能让他会升起强烈心虚感的,除了家里那娘几个也没有什么人了。
刘邦隔着车窗问道:“说没说什么事?”
斥候回:“听说有神迹要献。”
车窗被打开,刘邦微微地伸出头,看似很平静地问:“什么神迹?”
其实心里很激动,这时候出现神迹,正正好啊。要不是担心被政哥揍,他都想让政哥出来给他当一下神迹。
一刻钟之后,戚鳃等人被带到刘邦的王驾马车旁,发现刘邦还是如几年前过定陶时那样平易近人,戚氏这些男人七嘴八舌起来。
“当年的秦朝从洛阳运鼎去关内,便是从定陶南边的那条汜水上走过去的,当时途中遇到大风浪,一鼎被卷入水中,河水东流,这些年便冲刷到了定陶范围内。”
“我等初时也不在意,但自从汉王过定陶,才真正对这件事上了心,而今已经通过祭祀定下了鼎的位置,只是凭我们恐怕很难出鼎。”
“希望汉王能稍稍东南行,出周鼎于定陶。”
刘邦让谋士们商量此事,大家都同意去定陶出鼎,只有张良和陈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刘邦最重视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于是又开了个小会议。
张良:“戚氏的目的恐怕不只是捞鼎。”
政哥家丢掉的鼎,刘邦自然是想找出来的,刘邦觉得,政哥家的秦王朝只有两世寿命,肯定跟人他们家的鼎不全有关。
“子房,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去了?”刘邦想给政哥证明自己其实也没有小凹说得那么没本事,瞧瞧,赢家掉的鼎,我捞出来了。
张良:---
想去捞鼎,就明说好了。
陈平说道:“捞鼎可以,但是您一定要顶住诱惑,千万不能答应戚氏的任何要求。”
他跟张良的感觉一样,戚氏此举必有他图。
刘邦轻轻松松道:“这是自然。”
陈平和张良还是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多年相处已经足够他们了解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乐意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得到发挥,最大的缺点越是这个,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非常容易把他劝动。
用小凹的话来说就是渣爹非常容易飘。
彭城被项羽三万人突袭,到现在都是张良心里最大的一块阴影,很怕汉王会在戚氏的吹捧下再次飘飘然做出什么比较容易带来后患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张良时刻不离刘邦左右,就为了避免他答应戚氏什么不好处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