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凹一时间没话说,政大爷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大爷,你也看韩信的传记了,他根本不恨那个屠夫啊。等我找到他,姐夫还要给他钱带他去当官呢。”
嬴政:话不是这么说的。
韩信的身份今昔差距很大,别人都知道他和屠夫有仇,他再对那屠夫又打又杀反而落了下乘。
小凹蹲在店铺旁边的台阶上听政大爷的深度解析,疑问道:“所以我姐夫他是用表面的以德报怨给自己争取名声,然后再在军营里让人霸凌那个屠夫?”
嬴政:---
小凹搓了搓小下巴:“可是大爷,我怎么觉得我姐夫不是那么聪明的人呢。”
虽然他看到的历史学者分析韩信谋反的证据是他爹娘栽赃的,但能够选择陈豨做伙伴还把投奔他的钟离昧杀掉把脑袋送给他渣爹的这些操作都不像有多明智啊。
小凹见过在渣爹的队伍中见过陈豨,说实话对他的印象很一般,那家伙不会说话,得罪了很多人。
嬴政的虚影飘在小家伙旁边,听他在心里一顿叭叭,什么脾气都没有了,你还知道别人不会说话呢。
小凹:“大爷,那我们怎么打听啊,你怎么不说话了?要不你出来帮我打听吧。”
嬴政无声地向上飘了飘,表示打听人这种事朕从来没有干过。
小凹抓狂:“那你还否定我的策略。”
“等等,”嬴政想到一个问题,“小凹,你说你姐夫的胯下之辱,是不是经过你的宣传才更加有名了呢?”
小凹坚决否定:“不是我,姐夫他现在是淮阴的风云人物,他回来的消息肯定早就走了,别人早就在偷偷讨论这件事了。”
再说如果是因为他,历史上怎么没有一点关于他的记载。
故意冤枉小凹一下的嬴政有点好笑,小家伙炸毛的样子挺可爱的。
“看来,必须把这个人找出来才能让韩信有洗刷屈辱的机会啊。”嬴政是个惜才的人,更何况小韩信聪颖非常,很得他的喜欢。
大韩信这里的麻烦,嬴政愿意帮忙解决。
“要不然,悬赏。”
这是嬴政心中最有效最快速的找人办法。
小凹狂点头,眼睛亮晶晶:“好,就这么办。”
把人找到之后再找姐夫报销。
多少钱合适呢。
嬴政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二百金。”
小凹还有个赚钱的小心思,二百金这么高,可能姐夫那个抠搜连一半都不愿意拿出来,到时不就是他赔了?
嬴政一看这小家伙眼珠子骨碌碌转还不说话,就知道他有别的小心思,想到小家伙对金钱的重视,还总是念叨着大汉没钱要跟他一起寻宝。
嬴政问道:“那你说多少钱合适,少一些也不是不行。”
如此迁就一个小家伙的秦始皇如果让他那些股肱之臣看见,可以捡到一麻袋下巴。
小凹觉得政大爷真是个好大爷,看出来他的难处也不戳破,伸出并排四根小手指,“四---”
嬴政心说四十金臭小子还真敢砍价,这都是跟他爷爷学的吧,想法刚冒出来,那边的小声音也说到了后面的几个字:“个钱。”
嬴政:“多少?”
小凹眨了眨眼睛,显得非常无辜。
“四个钱啊,大爷,其实我觉得那个屠夫只值一文钱。”这还给高了呢。
嬴政嘴唇哆嗦,小凹是属貔貅的吧,这个赏金亏他能想得出来!
小凹看政大爷的脸色平和很多,笑得大眼睛一弯:“好的,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半个时辰后,城外的一处茅草的小院内,一身腱子肉的青年站起来,咆哮如雷:“那韩信回来找我,只出四个钱的赏金?”
从城里来通风报信的小弟悄悄地后退一步,道:“是,是啊大哥。”
屠夫贝站起来,粗犷的脸上满是怒容,拍碎了前面的小案几,“韩信,欺人太甚。当年我是羞辱了他,故意找他茬,但我也是拿钱办事。今日他竟然如此羞辱于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走。”
听说韩信将回乡祭祖就在乡下躲了起来的贝,再也躲不下去了。
韩信如今功成名就,县里已经有很多人在嘲笑他了,如果再把这个四文钱的悬赏宣扬开来,自己还如何在乡间立足?
几人脚步匆匆走过去的时候,经过了另一个农家小院。
贝身后的小弟还疑惑地看了两眼,咦,陈婆婆家里来亲戚了?
穿得还那么好?
但是大哥着急去扯下四文钱的羞辱,他也不敢逗留,看了一眼就跟着走了。
“盈儿,”韩信放下劈柴的斧头,“别一个人出去。”
盈儿走到门口了,“嗯。”
走过去那几个人好像是乡间强人,盈儿觉得乡下有这样的人存在,是很危险的因素,他要把这件事记下,给娘亲和萧伯伯写信的时候,让他们敦促游檄、捕盗加强对乡下这些人的管理。
陈婆婆头发花白,整个人却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对突然上门的这三位客人很欢迎,她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常年孤孤单单的。
上门借水喝的两个年轻人不仅帮她一起做饭,出门一看还有给她砍好的柴,真是太客气了。
陈婆婆将碗盘放到桌子上,赶紧招呼他们过来:“客人们已经给金钱,不用做这些的。”
刘嘉随后出来,端着两个饭团,先看了韩信一眼,韩信被小妻子看得脸一红。
来的路上谈及往事,他说自己的当年,从南阳郡一路风餐露宿地回来,把腰带扎了好几圈去河边钓鱼。
漂母给他的饭团,很长时间都是他记忆中最好吃的食物。
没想到嘉儿跑到厨房给婆婆打下手,竟然做了饭团。
刘嘉把饭团放到桌子上,笑道:“我家夫君早晨没有吃多少饭,一会儿倘有失礼的地方还请婆婆莫怪。”
陈婆婆笑道:“不怪不怪,不嫌弃我老人家的手艺就好。”
从刚才的聊天中得知陈婆婆早年丧夫没有子女,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儿在外面,刘嘉和韩信便有了别的打算。
三人围坐在农家的小石桌旁。
盈儿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在婆婆带着慈祥笑意的眼神里点点头:“好吃。”
怪不得姐夫到现在都记得。
陈婆婆一生乐善好施,见自己做的饭团得小家伙喜欢,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一时间用完了饭,韩信起身到外面给陈婆婆砍了些细碎的小树枝,这个用来引火最好,婆婆家里的柴有限,他又不能直接去山里伐树,所以不如等回县城以后让人给婆婆送来一车。
他们还要去九江,所以不能立即接婆婆走。
陈婆婆给韩信端了碗水过来。
“谢谢婆婆,”韩信放下刀,端起水就喝。
陈婆婆却一下子从这个四个字里听出熟悉来,不由敛神打量韩信,正要问小伙子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一个穿着盔甲的小兵从村外跑过来。
“大将军。”
小兵一边跑一边喊,“发生大事啦。”
韩信略微皱眉:“什么事?”
这小兵是他从县衙借来的,就是不稳重。
刘嘉和盈儿都来到门口,盈儿问:“是不是跟小凹有关?”
第171章 韩信,两个小舅子有忙是真帮
陈婆婆惊讶:“你是大将军?你就是大将军的夫人?”
刘嘉扶了陈婆婆的手臂, “刚开始没有说明,还请婆婆勿怪。”
大将军夫妇何苦到她这里借水吃饭,这其中必有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