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镜思忖片刻,吩咐:“叫其他暗探继续留意着。”
“是。”兵士抱拳后,回到城楼继续值守。
唐时镜来到高唐王府,在紧闭的府门与高耸的围墙外兜了一圈,在后门附近,发现了很深的车辙印。
前些日子总下雨,沉重的货车才能轧出如此深的印痕。看车辙和马蹄方向,有进有出,不知运的是什么。
唐时镜蹲下身,研究已干涸的车辙坑,发现土色较周围更深些。他掰了块土壤嗅了嗅,一股浅淡而腐败的血腥味,但不像人血。
他尝了一小块浸血土壤,随即吐掉:是鹿或马鹿的血。权贵们以此血为驻容养颜、强身健体的佳品,生饮鹿血的习气风靡京城。但高唐王所猎之鹿,大概还是拿来喂他饲养的土豹和细犬。这么看来,进出的车辙也没什么大问题。
唐时镜起身,审视着黑暗中巍然盘踞的王府围墙,决定冒险潜入打探一番。
为防细犬嗅出生人气味,他在附近采了些茅香草,将汁液涂抹在外衣,悄然翻越西跨院的围墙。
一路穿堂轩、过步道,在花篱墙后的天井内,唐时镜看见两名正在水井旁洗衣的婢女。他闪到墙后想绕过去,听见了婢女间的私话。
青衣婢女边揉着衣物,边说:“贴身小衣不给咱们洗,连世子的破虎头鞋也要亲自缝,大夫人待下人也太和善了,一点架子都没有。”
粉衣婢女放下新打的水:“二夫人也好,虽然有点爱哭,但那日我摘槐花时不慎从树上摔下,她冲过来一把接住了我。不愧是猎户出身,胳膊上全是劲儿。”
“唉,她们姐妹也真是颠沛,上次听她们闲谈说起去年底大雪封山,断了饮食,就靠几根长芽的红薯挨过七日,要不是咱王爷冒险进山救人,怕是娘仨都要折在深山里。”
“咱王爷也是够有情有义了,暗中找了三年,一找到就接回府中安顿。城里都传王爷养外室,尽胡说,两位夫人在府中都是主母待遇。我瞧王爷待她们极好。”
“好是好,就觉得少了些亲近,不像寻常夫妻……”
“不像夫妻,还像母子不成?”
青衣婢女用湿手拍了同伴一下,笑骂:“少贫嘴!还敢打趣主人家。出了门嘴给我严实点,否则挨罚时可没人替你说情。”
粉衣婢女抖着衣上水珠:“放一百个心,只和你私下聊聊,有第三个人我都不说,就做个锯嘴葫芦。”
墙后的唐时镜略一思索后离开。他的目标是主殿所在的中院,但尚未靠近院门,便听见了不远处传来护院巡逻的脚步和细犬警惕的低吼声。
看来还是无法完全消除气味,唐时镜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蹿进花木小路间,快速跃过西跨院围墙,纵马远离高唐王府。
高唐王性格冷僻,府内多养凶兽以拒人千里之外,不时外出猎鹿饲兽,从而与猎户女发生了露水情缘,三年后方知有私生子,一并带回王府安顿——逻辑上看,并无任何问题。
但唐时镜依然觉得不对劲。
此事若报与小鲁王秦湍知道,会怎样?秦湍对此是不以为意,还是也和他一样生出违和感,不择手段探个究竟?
大约会是第二种。秦湍若是放心他这个三弟,去年也不会买通临清千户所的葛千户,派出密探在高唐州潜伏监视了。
不过,无论哪种反应,于唐时镜而言都没有损失。他怀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乐见这两个天潢贵胄斗法,把东昌府搅个波翻浪涌亦无妨。风浪越大,鱼越大。要是都一团和气,这天底下哪有利可逐?
唐时镜来到州城内的一处哨点。值守的暗探平日都是与方越接头,见他陡然到来,意外道:“大人亲至,可是有什么要事?但请吩咐。”
唐时镜说:“传我一份密信去聊城,亲手交给鲁王府的瞿长史。”
第16章 你也有七情六欲
空荡荡的粮仓廒房内,姜阔抬脚,将转运粮长张碑踹了个滚地葫芦,后背砸在石碾子上。
两个王府侍卫上前,一个踩住他后背,一个抓起他的发髻,暴露出一张口鼻流血、惊慌失措的脸。
姜阔逼近,半蹲下身,用马鞭顶着张碑的眉心,语气狠厉:“最后问你一次,‘血铃铛’去了哪里?”
张碑吞咽着血沫,颤抖道:“小人真的不知,姜统领饶我一命吧……”
“响马贼袭仓那日,你在同僚所请的满月酒里下药,把这里的粮仓守卫尽数放倒。若非你背叛主人,‘血铃铛’怎会得知这个秘密粮仓的地址,轻易就把六百石存粮抢了去?”
张碑不应声,抖得更厉害。
“你知道响马贼几时来,却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张碑哀告:“小人是真不知啊!响马贼拿住我的父母妻子,逼迫我下药,连蒙汗药也是他们给的……小人自知对不住主家,还请姜统领看在小人被迫无奈的份上,饶我一命吧!”
姜阔一脚踩在他手背,在号叫声中用力碾了碾,嘲道:“全粮仓十几号人,怎么就精准拿捏住你了呢?我可是查出来了,你的表弟早年落草,如今在响马贼中大概也混成个小头目了吧?与他合谋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能在禹城附近建私仓,囤这么大一笔粮,主人家会是谁?”
张碑涕泪纵横,姜阔脚下力道加重,把他变调的尖声挤了出来:“啊——小人不知——”
姜阔用马鞭扼着他的咽喉,附耳低语:“是阎王。”
他起身,吩咐侍卫:“凌迟。三千六百刀,看他到哪一刀会招。”
张碑在第三刀后招供了,说劫粮的响马贼队伍往东去了济阳。姜阔道:“不说实话,继续。”
又十几刀,张碑嚎得不似人声,尖叫起来:“在历龙山!他们南下齐河县,在历龙山安营扎寨!”
姜阔坐在石碾子上,仔细掸着马鞭上沾的空谷壳:“换条胳膊,继续。”
“这次是真的!”张碑惶急地叫,一条胳膊血肉模糊,已无完肤,侍卫又割去他另一边衣袖。他痛得上气不接下气,“历龙山匪寨……去年新建,是‘血铃铛’来往济南府的……重要据点。”
姜阔说:“也许历龙山真是匪窝,但这三十车粮未必运去山里,一路上得多少关卡呢。哦,我刚才好像问错了——其实我想问的是,我家主人的粮去了哪里?”
合着之前二十刀都白挨了?张碑又惧又恨又气苦,呕出了一大口血沫。
“无妨,我重新问,他们重新削。”姜阔盯着张碑,浓眉大眼的周正脸庞仿佛日照下的川泽,蒸腾出一团煞气腾腾的笑。他含笑问,“我家主人的粮去了哪里?”
侍卫手中解腕尖刀又翻了七八次刀花,一片片茶盏大的皮肉落在张碑的脚背上。张碑彻底崩溃了:“啊啊啊啊!粮车上了船,沿着徒骇河往西南,去东昌府了!”
“东昌府的哪里?”
“聊城。”
“谁接收?”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你把我直接了断了吧!”张碑在剧痛中挣扎,把咽喉对着尖刀刺下。侍卫及时收刀,狠狠捣了他一肘。
姜阔知道榨得差不多了,起身用马鞭拍了拍他的脸:“叛徒必须死,你既已招供,就给你个痛快。你可以留一个遗愿,我们看着办,好好珍惜主人的道义,不要得寸进尺。”
张碑后悔了,但此刻后悔已于事无补。他哽塞道:“我这一生,就毁在个贪字上了……粮长当得好好,贪一笔笔钱粮过手却不是自己的……响马走后,我本该拿着好处立刻全家逃走,可我又贪,贪自己不会被查出,心存侥幸……”
姜阔嗤了声:“粮一被劫,主人就故意向你们全员放出风声,说各司其职不必惊慌,会继续补仓,就是为了麻痹内鬼。”
张碑气若游丝:“可笑我还想贪补仓的粮……罢了,咎由自取。只求主上开恩,不要祸及我家人。我那表弟不是善类,求姜统领将我一家老小迁离济南府,不要再和响马有瓜葛。就对他们说我酒后落水淹死了,找不到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