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26)

2025-10-09 评论

    “那是在1954年夏天,他的拖网船从印度驶回英国时,在古德温搁浅,于是他把这条破船廉价出售给多佛尔打捞公司。当这家公司在拆卸这条船时,他们发现在船舱的木板上沾了一种褐色的粉末。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于是,这家公司把一些样品送给当地的一个化学家去化验。当这个化学家说这种东西是黄金时,他们都惊异极了。
    “你知道,黄金可以熔解在一种液体里。这种液体由氯化氢和硝酸混合而成。
    如果在这种液体中加入还原剂,如二氧化硫或草酸,就会使黄金沉淀,变成一种褐色的粉末。在摄氏一千度的高温下,这种粉末可以还原为金块。
    当然,该过程中会有氯气泄出,所以应特别留意。“这家打捞公司一位好管闲事的人,在聊天时把这件事告诉多佛尔海关的工作人员。于是,一篇报告就通过警察局和刑事调查部送到了我这里。同时,还附上了金手指(26)每次到印度去所携带的货物清单副本。“清单上写明所运货物都是些用作农作物肥料的矿渣,这一点会令人深信不疑,因为现代的肥料在制造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多种矿物质的。
    “这样一切全清楚了。金手指(26)把他收购的旧金饰溶解,使它沉淀为褐色的粉末。
    再把它冒充为肥料装在那条拖网船上运往印度。“可是,单凭这些我们难以给他定罪。我们暗中调查了他的银行存款和缴税情形。在蓝斯格特市巴克莱银行中他有存款二万英镑,所得税和特别附加税每年都按时缴纳。
    数字只能表明他的珠宝业经营得当。“我们在刑警事调查黄金小组找了两个缉私员,派他们去调查金手指(26)的工厂。‘先生,实在对不起。我们是劳工部轻工司派来作例行检查的。检查一下工厂的安全与卫生。’‘请进,请进,’金手指(26)热烈地欢迎了他们。
    “你猜结果怎样?估计他的银行的经理或其他什么人已经向他透露了消息。这家工厂的确是生产廉价的合金以供珠宝商应用的。他们试用象铝和锡等不常用的金属以代替常用的铁和铜及铂。“当然,那儿也有黄金的踪迹,他们熔炉温度可高达摄氏两千度。不过,金手指(26)毕竟是个首饰匠,这些个小熔炉和其它设备,都是生产必需的。黄金小组的人失望而归,于是,当地的法院认为,仅凭那条拖网船木板内褐色粉末,而没有其他旁证材料,不足以立案起诉。“他们的说法也有道理,”史密森上校慢慢地抖了一下烟斗,“但我认为这里肯定有文章,于是便开始到世界各地的银行去调查。”史密森上校停住了说话。街道上的喧哗声从他背后那堵墙上面半开的窗户里传进来。
    邦德悄悄地看了一下手表,已五点钟了。史密森上校站起来,双手按在桌上支撑着身体,倾身向前,“邦德先生,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查明,按现款计算,金手指(26)先生是英国最大的富翁。在苏黎世,在拿骚,在巴拿马,在纽约保险生龙活虎箱里,他都存有金条。这些金条总共的价值为二千万英镑。
    “邦德先生,这些金条都不是英格兰银行这种有刻印的金条。它们上面没盖有任何表示产地的记号,它们都是金手指(26)自己熔铸而成的。”“我曾乘飞机到拿骚,在当地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金库里,看了一下他保存的价值五百万英镑的金条。
    “奇怪的是,象所有的艺术家一样,他禁不住要在他的作品上签名。但金条上签名,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来。他的每一根金条的某个地方都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母‘Z’。这些黄金,至少其中大部分是属于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对此无计可施。
    因此,邦德先生,我们请求你去调查金手指(26)并把那些黄金收回来。
    “你也许知道现在的货币危机和银行高利息的情况吧?唉,英国需要那些黄金,太需要了,把那些黄金收回来,越快越好。”

    邦德跟着史密森上校来到电梯旁。当他们在这儿等待时,邦德透过走廊尽头的长窗观望着外面。他的目光落到英格兰银行后院那个幽深的庭院。一辆漂亮的褐色货车穿越了三重钢门进入庭院。有人正把车上装的纸板盒卸下来,放在短短的传送带上。货物通过传送带消失在银行的内部。
    史密森上校走到他身边对他说:“这些盒子里装的都是面额五镑的纸币,是刚从拉夫顿印刷厂运来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恩·弗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