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离开后,阿曼达感到轻松了许多。她想单独呆一会儿,以便能读完他们离开芝加哥后她一直在读的那本书。实际上,在这次旅行前的三周内,阿曼达几乎认真地读完了她所能找到的有关伯纳德特和卢尔德的著作。她曾经读过一本优秀的小说,弗朗兹-魏菲尔的小说《伯纳德特之歌》。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作者满怀感激之情写出了这本小说,那是因为作者在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曾在卢尔德隐居避难。其他著作大都是纪实性的。阿曼达读过的这类著作的第一本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弗朗西斯-巴金林-克耶斯写的,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1939年和1952年,克耶斯曾两次访问卢尔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阿曼达还读过里伯格-休-本森——坎特布雷耶稣教大主教的儿子——写的一本书。本森自己也是一位狂热的教徒。这本书记述了他在1914年亲临卢尔德的所见所闻,显然对卢尔德山洞的奇迹深信不疑。她也读过一卷本的《伯纳德特传记》,这是七卷本的缩写本,由塔布的主教和卢尔德的主教委托雷勒-洛伦廷神父为庆祝伯纳德特显灵100周年而写的。措辞相当客观,几乎显得不偏不倚。
在阅读中,阿曼达发现时常提到一本引起她极大兴趣的书,她曾在一家珍本书店里看到过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弥尔-左拉的《卢尔德》。左拉笃信科学,怀疑宗教,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曾在1892年访问了卢尔德,18eq年那本小说的英文版问世,现在很不容易买到。这本书对许多天主教徒和卢尔德的狂热者来说,实在是大逆不道。因为左拉写这本小说意在嘲弄所谓伯纳德特传说,全盘否定所谓的卢尔德奇迹。这正是阿曼达所需要的,作为一种武器来使肯恢复理智,特别是因为肯作为一个律师,对左拉推崇备至,因为左拉在他那封第一句为“我控诉”而震惊舆论界的信中为阿弗富德-德雷弗斯作了辩护。这封信揭露了法国总参部出于反犹太人的目的而蓄意制造的阴谋。
如果左拉以这种否定的态度攻击卢尔德,肯一定会信服,从而改变自己的主意。
幸运的是,这个珍本书店正好收藏了这本小说。这是一本双卷的老版本小说,第一卷377页,第二卷400页,而且还是小字版本。尽管又厚又重,阿曼达还是决定装在行李箱里。她在出发前的傍晚得到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起来,现在只剩下不多的篇幅便可读完。
她发现这本书确实不错,是关于一个名叫比尔-福诺梅的牧师的故事。这是一个理想破灭,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的牧师,他伴同少年时代的一位朋友,得了不可治愈的残疾症的玛丽亚-德-奎尔桑来到卢尔德。他们在山洞作过祈祷之后,玛丽亚竟奇迹般地康复了,可比尔却总是怀疑玛丽亚的残疾症并不是因为器官病变所致,而是属于歇斯底里型。在阅读过程中,阿曼达在有关段落上作了记号,这些段落对伯纳德特亲眼看见圣母显灵和所谓的卢尔德山洞的奇迹深表怀疑。
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在车厢里,阿曼达从旅行包中取出左拉的第二卷本小说继续阅读,15分钟后,她便看完了这部小说。很快,在肯他们回来之前就读完了,她翻到第一卷中她留下纸条和打上记号的篇页,一旦有机会她可以随时读给肯听。但愿这能使肯摆脱他母亲和神父的宗教影响,使他的头脑重新清醒起来,从而放弃到卢尔德朝圣的念头。
好像是为了使自己的解释更具说服力,阿曼达开始重新阅读第一卷,寻找她作记号的段落,特别是那些有关伯纳德特的段落。
最后,她终于发现了她喜欢的一段:
正如一位医生曾经概括的那样,这位14岁的女孩,在她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已经患有哮喘病,而且还深受歇斯底里症的折磨。这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不足所致……亲眼见到圣母纯粹是孩子的无稽之谈,许多这样的农村姑娘早在伯纳德特之前也都曾以同样的方式见过圣母!现在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难道不正是这种老掉牙的话题:那被光华所围绕着的圣母;圣母所吐露的秘密;汩汩涌出的泉水以及应该完成的使命;能使众多的人皈依而深信不疑的奇迹等等诸如此类的传说吗?
太妙了,应该读给肯听。
阿曼达把第一卷放在座位上,又打开了第二卷。第二卷讲的是伯纳德特离开卢尔德,来到了勒维斯,在这里成了一名修女。左拉在书中写道,他曾经遇到过一位内科医生,名叫查塞格勒,此人曾在圣母显灵后六年见过伯纳德特修女。这位医生特别对她那孩子般美丽的大眼睛以及那种纯真坦率的眼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说,她面部的其他部分却相形失色,皮肤失去了光泽,身体更加虚弱,她的体态看起来与一般的佣女毫无区别,矮小而憔悴,压根儿不惹人注目。她仍然怀有怜悯之心,但她看起来似乎不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神采奕奕,那样不同风俗而独具魅力。事实上,她非常地世俗和现实,并没有沉溺于任何狂喜和幻想之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欧文·华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