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疑案(16)

2025-10-09 评论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卡希尔碰见过他许多次。有一天晚上,当她在维加多广场一家地处闹市区的啤酒馆维加多独自吃饭时,他走了过来,问是否能和她一起共进晚餐。他们聊得很愉快。他的英语讲得很流利,而且喜欢歌剧和美国爵士乐。他问了一大堆美国人日常生活的问题。
    卡希尔对这种偶然的见面从来都没有多想些什么。但在两周后阿帕德接近她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她起来去跑步,终点在城堡山上的旧皇宫。皇宫在二战期间几乎完全被毁了。后来这座巴洛克式的建筑成了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所在地,包括匈牙利国家艺术馆。
    卡希尔经常来这座博物馆,对她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使她的心灵得到一丝平静的避难所。当她站在一幅巨大的中世纪教会的油画前时,一名男子走到她身后轻轻他说:“卡希尔小姐。”
    “哦,你好,海迪盖什先生。见到你很高兴。”
    “你喜欢这些画?”
    “是的,非常喜欢。”
    他站在她身边,静静地注视着这些艺术杰作,“我想跟你说几句话。”他说。
    “说吧。”
    “不是现在。”他环顾四周,然后悄悄地对卡希尔说,“明天晚上11点,在卡皮斯特兰泰尔的圣-玛丽-马加达莱恩。”声音小得卡希尔几乎没听见。
    她吃惊地望着他。
    “在教堂后面,那个塔后。11点,我只等5分钟。谢谢,再见。”说完阿帕德就拖着他那肥胖的躯体,笨拙地穿过那间大陈列室,圆圆的脑袋消失在茫茫人群之中。
    她立即返回她的公寓,洗了个澡,换上衣服,径直向斯坦利-波捷夫斯基的公寓走去。
    “你好。”卡希尔对开门的波捷夫斯基太太说,“很抱歉这阵儿还来打扰,不过……”卡希尔欲言又止,斯坦的妻子似乎明白其中道理,“我正在做小甜饼,而斯坦利却在屋里偷偷摸摸地看《花花公子》。依我看,今天和普通匈牙利人的周末一样,没什么特殊的。”
    “我得跟你谈谈。”卡希尔来到夫妻二人拥挤的小卧室里,对阿帕德说,“刚刚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方便起见,两人走出小屋,到外面边走边谈。卡希尔把在博物馆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的头儿。
    “你了解他吗?”他问。
    “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一家医院的心理医生和……”
    “他也是克格勃。”波捷夫斯基说。
    “你很肯定吗?”
    “我肯定。他不仅是克格勃,还是监视处的成员,监视处负责监视在这里的俄国人。如果他要倒向我们这边,科列特,那他肯定是在玩花招——要么他就没什么价值了。不,我的上帝,那是个伪装,他会是一个金子,闪闪发光的金子。”
    “我搞不懂,他为什么找到我了?”她说。
    “那无关紧要。他喜欢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或者凭感觉认定这个人是他可以信赖的人。谁知道呢?现在重要的是我们应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不要打草惊蛇,赌他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人——或者他已经成我们的人了。”他看看表,说:“现在回家,收拾些晚上要用的东西,我也拿些我们要用的东西,两个小时后我在使馆接你。你要绕到使馆,而且确定没人跟踪你。你你们在博物馆谈话时,有人在旁边偷听吗?”
    “我没注意,但他倒是确定没人。”
    “好极了。两个小时后,我来接你,要准备好这场马拉松。”
    接下来的36个小时令人又紧张又疲乏。到了时间,卡希尔准时到了圣-约翰-卡皮斯特拉诺广场,在她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由反间谍小组提供的关于阿帕德-海迪盖什的简短介绍。这个反间谍小组专门搜集在布达佩斯的对方间谍的情况。
    一个灰色的俄罗斯四门吉姆车载着两个特工一直跟踪她,并对两人的见面进行监视。上面给她订的规定很简单,而且不使用暴力。
    她不能接受他的任何东西,即使一个小小的纸片、一根火柴,以避免因接受对方的材料而落入对方设下的圈套,然后立即以间谍罪逮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玛格丽特·杜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