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维克多刚端着盘子跨进来,就高喊道:
“菲律普先生知道那则英国电讯吗?英国首相在国会上宣布,如果发生战争,一支十万兵力的部队将在布雷斯特①和瑟堡②登陆。这是公开的联盟。”
①法国港口,位于法国大西洋海岸,是法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译注
②法国港口,位于法国西北部,临拉芒什海峡,重要军港和商港——译注
没过多久,他又听见园丁的儿子昂利奥特骑自行车从圣埃洛夫回来,对他父亲和维克多高喊:
“斯特拉斯堡③发生暴动!人们修筑街垒!一座兵营被炸!……”
③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地区城市,重要河港。普法战争后为德国占领,一战后由法国收回——译注
维克多立即以所谓的莫雷斯塔尔先生的名义给《孚日侦察兵》报社打电话,之后,这个仆人又急匆匆地跑上楼来:
“菲律普先生,斯特拉斯堡发生武装暴动……周围的农民都拿起了武器。”
菲律普心想已经没有希望了,政府会无法控制局面。他几乎是很平静地想着这些事。他的角色演完了。除了他本人的痛苦、他父亲的身体以及玛特和苏珊娜——这场可恶的灾难的前两个牺牲品——的悲伤之外,什么东西也提不起他的兴趣了。
五点钟时,他获悉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发出了最后通牒。谁向谁发最后通牒?这个最后通牒意味着什么?他无法知道。
九点钟时,快讯宣称,由大部分反对派成员组成的新内阁建议议会立即成立一个“救国委员会,负责在战争时期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卫祖国”。议会紧急投票赞成这个建议,任命巴黎市长为“救国委员会”主席,有自由决定权。这有可能是独裁。
星期二到星期三之间的那一整夜,老磨坊屋里寂静无声、死气沉沉;屋外则吵吵嚷嚷、动荡不定,人们深受大灾难降临前的头昏脑胀折磨着。维克多、园丁、园丁的儿子轮番跳上自行车,奔向圣埃洛夫,那里有人从专区捎来新的消息。女人们发出哀叹。临近凌晨三点钟时,菲律普听出了沙布勒克斯师傅气冲冲的说话声。
拂晓时分,出现了暂时的平静。菲律普经过几个晚上的熬夜已经筋疲力尽,终于睡着了,入睡时他还听见从花园的石子路上传来的来来回回的脚步声。早晨稍晚些时候,喧闹声又突然把他吵醒了。
他猛地跳下床。台阶前面,维克多从马上跳下来,大声喊道:
“最后通牒被驳回!要开战了!要开战了!”
菲律普一穿好衣服就下楼去了。他看见所有的仆人都聚集在前厅里议论那个消息。维克多向他证实了这个消息:他刚从黑山回来。
此外,邮递员从一名警察那里获悉专区火车站已被军队占领。至于他自己,从圣埃洛夫离开时,他在邮局里看见了许多通讯兵。
这些紧急措施与最后通牒被驳回是协调一致的,证实那个令人忧虑的结局的逼近。
菲律普也禁不住说道:
“要开战了。”
“两天以来,我一直在大肆宣扬这件事!”维克多说道。他显得特别激动。“……这里难道不早就应该做一些准备吗?……离边境(63)只有二十步远啊!”
突然响起了一阵铃声。卡特琳娜冲进大厅里,莫雷斯塔尔太太在那里出现了。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医生还没来吗?啊!是你,菲律普!快点,给医生挂电话。”
“是不是爸爸……”
“你爸爸很好,只是,他睡得太久,还没醒过来……也许是吗啡……挂电话吧。”
她走开了。菲律普拿起听筒。就在这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维克多,他的激动一分钟一分钟地增长,他一脸茫然地问道:
“该怎么做,菲律普先生?我们留下来,还是把屋子锁上、离开这里?夫人不明白……”
还没等别人回答,他又转过身去问道:
“不是吗,卡特琳娜,夫人不明白……先生完全恢复健康……那么,我们要做决定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莫里斯·勒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