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嗯,好吧。”
没想到叔父很干脆地答应孔明留下。但相对的,孔明的姐姐铃也说要留下来,却被他斥声反对:“拖也要把你拖走!”
被这么一吼,铃即使再任性,也只有打消留下来的念头。
少年孔明强忍股栗,缓缓地环视四周。只见唯独笮融箕坐着,后面的将领不是盘坐就是正襟危坐。盘坐又称“胡坐”,据说是异域民族的坐法。东汉的人,尤其是军人很流行这种坐法。
“喏。开始讲道吧。”
笮融站起身子,拔起插在土中的剑,紧握剑柄。
孔明吞下口水,张开嘴,嘴唇不住颤抖。笮融看了,一边脸颊歪扭起来。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其实都不是实体的东西,全都是虚幻的……”
“等等!”笮融把剑高举过头,“我的眼睛就看得到你,十五岁的大个子,这也是虚幻的吗?不是实体吗?你是这么说的吗?”
“是的。”孔明用力点头。
“那么,我就让你变成这个样子。并没有你这个实体存在,你没活在这个世上,你回复成虚幻的尸体!”
笮融往前踏进一步。
孔明闭起眼睛,等待剑挥下来的咻声,但却没听到。奇怪的是,股栗居然停止了。他睁开眼睛。
映入眼中的是笮融涨红的脸,两眼赤红如着了火,嘴巴张得像裂开一般,整个人却动也不动,异样地静止,两眼睁开却没有焦点,根本没在看东西。
只一下子,右唇边流出血来,血从下颚顺着喉结,渗进衣领,笮融的身体就在这时往前倒下。笮融的头发散开在孔明的脚边,背后赫然插着一把斧头!
“不要怕!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干的。大家一致决定要杀掉他。我们想去投靠诸葛玄先生,请你帮我们传达。”
一位个子瘦小、头发斑白的老人蹒跚地走出来,对孔明这么说。当场的笮融军将领都站起来,凝视着孔明。
一
东汉末年,洛阳遭董卓彻底破坏,长安则有军阀混战,因此当时中国最繁荣的城市当属襄阳。
这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的版图。秦统一天下之后,以此地区的汉水以北为南阳郡、汉水以南为南郡,汉亦沿袭之。
襄阳城位于汉水南岸,隶属于南郡,对岸是樊城。但现在的行政区则将两者合并为襄樊市,隶属于湖北省。如以州而言,襄阳当然隶属于荆州,此州刺史原本驻在武陵郡汉寿,但刘表令其移至较北边的襄阳。
“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如地理书所示,襄阳跨越河南的豫州和江北的荆州,与黄河和长江相连。流经襄阳城北的汉水,南流注入长江,汉水注入长江的地点,即汉口。在襄阳周边,自北下流,注入汉水的白河,其源头在老君山。同样的,伊水的水源也在老君山,它北流注入黄河。伊、洛并称,联结中原中心洛阳。汉水的上游直溯秦岭山脉之南,上至汉中。
襄阳为联结中原(洛阳周边)、关中(长安周边)和长江沿岸这三个堪称中国心脏部位地区的要冲。在东汉*期,有许多人来此避难。此地虽为要冲,但群雄忙于争霸中原、关中,尚无暇顾及。因此,刘表可以说割据了一块真正的上好地盘。
襄阳城东北有名为“大堤”的地方,由于汉水经常泛滥,此区并非直接建在河边,而稍有隔离。汉水两岸筑有城壁般的堤防,周边一带不知何时成为风花雪月的烟花区,汉代乐府(搜集民间歌谣的乐集)中有所谓的《大堤曲》,后来历代诗人都作有以大堤为主题的诗。
唐代张柬之诗曰:
南国佳人多,
莫若大堤女。
同属唐代的李贺的《大堤曲》则续之以:
莫指襄阳道,
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
明朝枫树老。
这是叙述大堤*对客人所说的话。意思是说:“你不可以离开襄阳,返回绿岸的船只可是很少的。今天虽有菖蒲花开,明天枫树可就凋萎了。”——这是在劝诱客人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