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绶,你希望我出仕姨父吗?”
有一天,孔明问妻子。绶母亲的妹妹是刘表的夫人,姨父当然指的是刘表。
“你自诩是庞德公最得意的门生,而庞德公不管姨父怎么劝诱,都不肯出仕。你这位最得意的门生要是出仕,那岂不奇怪?”绶如此回答。
曹操和袁绍对阵于官渡之际,刘表往南进兵。
长沙太守张羡,是实际掌握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的实力者。此人个性激烈,一直不满刘表未肯定他的存在,便和曹操结盟对抗刘表。他派遣使者至曹操阵营示好,是在两年前的建安三年(198年)。
“张羡情况如何?”
刘表后来几度向南进兵,都徒劳无功,原因在于不能放手出击,要是深入长沙,恐遭曹操攻击后背。现在曹操既然和袁绍对阵于官渡,已无法对别处动兵。于是,刘表大举进兵长沙。
张羡此时生重病,在刘表大军抵达长沙之前,就不治死亡。部众拥立张羡之子张怿,仍无法抵挡刘表大军。刘表遂成为拥地数千里、聚兵十余万的强大势力。
“我还以为会打得多轰轰烈烈呢,居然这么寒酸。”岘山庵中的庞德公对来访的孔明,如此鄙夷刘表对长沙的进兵。
五
“可真相像啊,汝阳的英雄……”
庞德公说。所谓汝阳的英雄,即是袁绍,而相像的对象指的是刘表。
“是吗?”
孔明起先正襟危坐地聆听庞德公说话,后来改成盘坐。庞德公的话总会令人觉得轻松。孔明采取答腔式的聆听方式。
“总括一句话,大概就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实在真像,可以说是酷似。”
意思是说,外表看来很宽容,其实内心相当猜忌;喜欢讲究谋略,偏偏缺乏决断力。不少出身名门的人都有这种个性。袁家是“四代三公”的名门,刘表则号称汉皇室的末裔。
“您对官渡之战有何看法?”孔明问。
“冬季之前会有个结果吧。”庞德公捻着白色胡须回道。现在才刚进入秋季。
“曹公胜算较大吧?”
“岂止胜算大,胜败早就决定了。”
“那么,荆州的和平只能维持到那个时候了?”
一般认为因为曹操与袁绍死斗,荆州才保有和平,一旦曹操打败袁绍,必定向荆州进兵。
“不,大概还可持续数年吧。官渡之战,袁公可能吃败仗。但曹公要完全接收袁公的势力范围,一定要耗到五年以上,在这之前应该不会染指荆州。哈!哈!其实曹公根本瞧不起刘表阁下。他可能心想只要我要,就可以把他杀个落花流水。他应该会花五年多的时间专心击溃袁家的力量……这是我的看法。”
“您认为天下终必归于曹公吗?”孔明脑中浮现徐州大屠杀的景象。
“倒也未必,曹公亦会有错估的时候吧?”
“例如什么?”
“连这个都要我教,那不就有点难为情了吗?哈!哈!哈!这么说吧,曹公要是认为荆州会一直归刘表所有的话,那就错了。”
庞德公如此说道,便起身走向外头,这是谈话已经结束的意思。即使追上走出庵外的庞德公一问再问,也问不出所以然的。
“接下来要自己想,我已经给你线索去想了。”庞德公如此暗示。
孔明拼命思考,线索必定是最后那句话:荆州不会一直归刘表所有。那么,谁会取代刘表,成为荆州的主人?
他想不出刘表的家臣当中,谁有能耐取代主子的。刘表岳母的弟弟蔡瑁,虽是刘表的重臣,却非天下众望所归的人物。他倒希望根植于此地的名门能成为优秀的主君,为众人带来和平。然而他想到的刘表重臣蒯越、韩嵩、刘先、张允、傅巽……没有一个足以和曹操抗衡。
“也许未必是荆州的人。”从岘山回隆中的途中,孔明好不容易略微击破思考的障壁。
回到隆中庐里,甘海又有新的消息等着告诉他。
“大耳公好像对袁公心灰意冷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