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兵粮不足,曹操发布禁酒令,理由是“酒为亡国之本”。为此,孔融曾写信嘲笑曹操说:“亡国的不只是酒而已。夏与殷因妇人而亡,鲁则过分尊崇儒学而衰。所以,应该禁止男女结婚和儒学。”
此外,孔融曾上书朝廷说:“根据古代王畿之制,国都周围千里之内不宜封建诸侯,如今亦应遵循此制。”
曹操在五年后成为领地接近国都的魏公,继而成为魏王。孔融似乎早就看穿他的计谋,想加以阻止。
由孔融反对禁酒令的事可以得知,他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以孔子的后裔自豪,据说曾经在酒席上说,孔子的家系胜过汉皇室的刘氏。曹操有太多借口可以斩除孔融。甫获任命御史大夫的郗虑教唆一名叫路粹的人告发孔融,然后予以逮捕,并立即处死。孔融的妻、子也全遭杀害。
将孔子的子孙处死,令众人极为震惊。曹操想借此提高自己的权威,利用恐怖政策*反曹声浪。选在南征前夕处死孔融,等于是用它作为出阵的血祭。
九月,曹操抵达新野,本来刘备军队驻屯此地,但基于巩固襄阳的理由,将兵撤至樊城。
樊城和襄阳极为接近,中间仅隔汉水。新野约在汉水之线往北六十公里处,荆州方面在曹操抵达新野时投降。使者为不让樊城的人知道此事,渡河地点故意选在偏东之处。
投降之事严加保密,只有襄阳最高阶层知晓。但,诸葛孔明(69)透过甘海,得以知道这件机密。甘海的情报网已经打入荆州牧府邸的佣人中。孔明却将此事藏在胸中,甚至没告知刘备,他认为此事最好到最后关头才说出。
然而,刘备也知道了。并非有人告知这个情报,他直觉以为刘琮会投降,并弃置樊城。
“卧龙先生,我看我们不逃不行了,研究看看该怎么逃。”刘备叫孔明来,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两天前,亮听说荆州使者在新野投降,刚刚才渡过汉水,回到襄阳。曹操为一口气攻克襄阳,正在等待后续的辎重。整顿好态势之后,势必自新野发兵。时间大概在三天之后。”孔明以专业性口吻说道。
“哦?先生已经知道了!”
“甘海告诉亮的。”
“先生果然……”
“明天我们渡过汉水吧。”
孔明摊开预备好的地图。
“那,襄阳呢?”
“攻击刘琮,接收荆州之兵。”
“这……”刘备眨着眼睛。
“又不忍心?”
“是的。景升公晚年每次见面都握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往后拜托你了!’我怎能攻打他的儿子刘琮呢?是啊,我是不忍心啊。”
“说是刘琮,其实是荆州那些头头,那批人可是要置将军于死地啊。他们故意不告知投降的事,将军大有理由攻打他们。”
“如果我是荆州人,会认为荆州比天下还重要,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我并不恨他们……别管襄阳了,早早逃走吧。”
“好吧,既然不攻襄阳,那就进城吧。”
“进城做什么?何苦多此一举?”
“我们被弃置不顾,但是,襄阳里面也有人反对投降,我们岂可弃他们于不顾?”
“要带他们走吗?”
“不是应该如此吗?”
“也对。……弃置伊籍等人不顾,也真不忍心。”
刘备点头。如果将主张强硬对抗曹操而闻名的伊籍留在襄阳,他极可能会遭处死。曹操杀害孔融一事,已全国皆知。
“不止伊籍,还有霍峻、刘邕等人。”
“嗯,那我们就准备吧。”
“这之前,我们先安排好逃走的途径。”
孔明手持竹棒,指着摊放在桌上地图的某一点。刘备也弯着腰细瞧地图。
“这里是襄阳。有两条路可出南方:一条路是,一直线南下,经编县、当阳县,抵江陵;另一条路则沿着汉水,稍偏东南,经若阝县、汉津,然后出夏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