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108)

2025-10-09 评论

    他们的军队本来连三万都不足啊!——他不检讨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够,只一味怨叹事态的演变。
    最后只有全军撤退一途,而且,不是撤退就能了事。由于这一次远征,魏国西方边境的关中,已陷于疲惫状态。兵员损失更不在少数。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冬,曹爽身边一帮人中的有力分子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即将离开洛阳。
    当时,新任地方长官赴任前,逐一至京中高官府邸拜访以示道别,乃是规矩。李胜首先到派阀领袖大将军曹爽府邸拜访是当然之事。
    “老头子那边你去拜访了没有?”
    寒暄后,曹爽问道。
    “我看,老头子那边可以免了吧?……何况,听说他最近健康情形不太好,已有一段时日没有进宫哩!”李胜回答。
    “这事我也听说过,可是,他健康不佳属实吗?他并没有正式请病假,所以我也不便前去探望。……对!这是个好机会!你去拜访一趟,看看他是否真的生病了。你要离京赴任,有理由去拜访他嘛!”
    “说得也是。好,那我就走一趟,探探究竟吧!”
    李胜辞出曹府后,直接到了司马公馆。
    司马仲达脚步踉跄地走出来。已经七十岁的他,要由两名丫环扶着才能行走,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不整齐。李胜致意时,他好像也没能听进去。片刻后,仲达用手指指自己的嘴。
    “是的老爷,我知道您口渴。”
    一名丫环立刻进去端了米汤出来,将碗送到仲达的嘴巴前。仲达想凑上嘴巴喝,但嘴唇却不听使唤。结果,米汤没喝进多少,全都沿着下颚流到胸前。
    “人们说您老人家旧疾复发,真有此事吗?”李胜问道。
    很早以前,当曹操听说司马仲达为一有能之士时,曾经有意将之延聘。仲达却以自己有“中风”体质,意图拒绝。结果,曹操以强硬态度命令仲达出仕。曹操如此做,是出自忧虑有能之士放诸于野,将会产生危险的想法。仲达也认为保身要紧,因而出仕于曹操阵营。李胜说的“旧疾”指的是中风,弦外之音是:
    “难不成又在装病?”
    对于这个挖苦,年迈的司马仲达好像一点没有意会的样子。
    “是的,年纪大了不中用……我知道自己已是来日无多……喔,对!听说你要到并州……并州很接近匈奴,你要格外小心哦!……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我这个老头子恐怕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了。请多照顾我的儿子师和昭……”
    司马仲达结结巴巴,又婆婆妈妈地说了这些话,往年叱咤三军的神态,已荡然无存。
    “我是要到本州去的,不是并州。”李胜道。
    李胜是荆州南阳人,由于是要到出身之地赴任,所以他使用“本州”这个字眼。荆州在洛阳南方,而山西的并州则在遥远的北方。
    “什么?不是到并州?”
    “不,我是要到荆州。”
    “我真是越老越糊涂,弄不太清楚你所说的话。你说你要回本州去,是吗?……那再好不过。祝你立大功……”
    仲达的声音颤抖,手也颤抖。
    李胜随后到曹爽处,报告道:
    “老头子已是奄奄一息的人,对他再也不需有任何顾虑了。”
    同一个时候,府邸里的司马仲达已经换过衣服,正以清爽的表情大笑:
    “哈!瞒骗傻子,很容易嘛!”
    此刻的他,正热衷于拟定如何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回实权的计划。过了年,就立刻着手行动,这是他目前的盘算。

    李胜于赴任前到司马府致意,是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冬的事。过了年的正月仍称正始(这一年的四月改元为嘉平)。这是明帝死后的第十年。由于明帝是于正月死的,魏帝曹芳决定在他的忌日到陵墓祭拜。明帝陵墓在洛阳之南的大石山,被称为“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及其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等人,全都随侍天子前往。这个阵容充分显示曹家兄弟得宠于天子,颇有不可一世之气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