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109)

2025-10-09 评论

    “爹,我们族人崛起的时候到了!”
    司马师对父亲道。司马一族崛起的计划,都是由他拟订的。
    “这么做实在是不得已……”
    司马仲达捋着近来变得花白的胡子回答。
    “这件事情最好是等我死后再进行……”
    这是仲达内心的想法。曹魏取汉而代之,是曹操死后的事情,连冷澈的现实主义者曹操,年迈后都害怕被烙上“篡位者”之印。司马仲达同样盼望有生之年始终是魏的老忠臣。
    虽然如此,由司马氏一族发动的政变,非在他生前完成不可。因为他领有先帝遗诏,可以依恃这一点责难曹爽之专权。尽管司马师才华不亚于其父,但是,他却没有父亲所具有的大义名分。司马仲达说的“不得已”,指的就是这件事情非在自己手中完成不可。
    “我们的目的只在铲除曹爽一党——”
    司马师如此说。他对父亲的心情知道得很清楚。只要把曹爽一党铲除,魏国之内有可能反司马氏的势力便微乎其微。
    “后面的事情,你们慢慢来。”司马仲达道。
    除掉君侧之奸后,好整以暇地一个一个击破反司马氏的势力。等这些事情完成以后,才由司马氏取代曹氏建立新王朝——而到那个时候,司马仲达已死。仲达说的“你们慢慢来”,意思就是“不要使我成为篡位者”。他的儿子司马师充分明白这—点。
    “爹,不用您吩咐,我们会慢慢来的。”
    司马师微笑着回答。假以时日再进行这件事,说不定到时候会有不德之天子出现。一旦天子无德,就可以将之废位,这是中国易姓革命的原则。
    八岁就即位的天子,现在才十八岁。依照惯例,天子都于十五岁时行成人加冕典礼,但不到二十岁是不会被当做成人看待的。在这之前,他必须受皇太后及教师身份的太傅监护,是历来的规矩。
    皇帝和曹爽兄弟前往高平陵祭拜,走出洛阳城后,司马仲达以奉皇太后懿旨为由,关闭所有城门。
    皇帝是先帝的养子,并非皇太后郭氏所生。而且,身为皇太后的郭氏,对魏王朝没有什么好感。她的娘家是西平豪族,于魏建国时因造反而被问罪,她是被“没收”送入后宫的。其后,她因受到明帝的注目而宠爱,并且被立为皇后。这是明帝病重后的事。没有亲生儿子的郭太后,并没有魏王朝重于一切的想法。因此,司马仲达提出封锁洛阳城的申请时,她想也不想就盖上皇太后之玺。
    司马一族迅速展开袭击,并占领了曹爽党羽作为据点的各营。等到摧毁对方的武力后,司马仲达才以太傅之名,将曹爽一党的恶行上奏天子,谴责专权之非。奏报中列出曹爽的恶行有:将近卫兵纳为私人武力、任用近亲担任要职,以及令宦官张当监视天子之言行、离间皇太后与天子等。
    臣昔日自辽东还,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
    仲达说出了一语中的为要点。十八岁的天子当然还记得十年前受命拥抱司马仲达这件事。曹爽当时并不在场,所以只有仲达有资格以遗诏做幌子。
    公子哥儿出身的大将军曹爽,知道洛阳已被占领,更有弹劾自己的奏文上达天听,就全然丧失战意了。老狐狸仲达一方面派遣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劝曹爽早日认罪归案,一方面则派人以“只予免职处分,可以免你一死”说服曹爽最为倚赖的殿中校尉尹大目。
    一名名叫桓范的人,好不容易从洛阳逃出后,跑到曹爽面前进言道:
    “我们应该迎奉天子至许昌,广向天下招募义兵,以讨伐司马一族!”
    但是,曹爽兄弟这时已无采纳这个建言的决断能力了。
    许昌是曹操经营多年、赐以恩威颇多之地,与魏王朝渊源甚深,这一带有许多与曹家颇有交情的豪族。倘若能于此地募兵而与洛阳对峙,天下形势会如何演变还很难预料。
    眼见曹爽兄弟不赞成到许昌,桓范因而无限遗憾地说:
    “卿等读书,为的是什么!天子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只要登高一呼,还怕四方正义之士不起而响应吗?兵粮之事可以不用担心,因为我把大司农公印也带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