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99)

2025-10-09 评论

    对自己的作战计划有充分自信的魏延,立刻同意了费祎的提案。
    “我现在就去找长史(即杨仪)——”
    费祎翻身上马,奔驰而去。目送着的魏延,发现费祎的骑马速度异乎寻常。
    “莫非他在骗我?”
    魏延立刻叫部下跟踪而去。
    结果,这名部下没有回来。原来,诸葛孔明早就料到自己死后,最有可能惹出问题的是魏延,因而暗中拔掉他的羽翼,拉拢魏延的主要部属,这就是孔明生前的“布局”。
    孔明死后,还将自己巨大的影子留在蜀军。孔明的影子在各方面指导了蜀军的南归。
    孔明不只在蜀军留下自己的影响力,他在敌将司马仲达的心里,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孔明病重是事实,但是不是真的死了呢?”
    仲达甚至怀疑住民前来报告,也是出自孔明的计略。
    就算孔明真的已死,由于他卧病的时间甚长,因此,也许早就拟妥自己死后的作战计划。对付这样的敌人,千万不能大意。
    “采取前进、后退能随时变换之阵式!”
    司马仲达对魏军发下这个命令。
    五丈原在渭水之旁,土地相当肥沃。虽然孔明发明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以谋求军粮之补给,但唯恐如此尚有不足,于是下令将兵在此从事耕作。
    虽然土地肥沃,这一带的渭水河流却相当浅,因而无舟楫之便。另一方面,此地是较高的平原,能眺望远处,布阵于此时,对敌军的动态能一目了然。因此自古以来,每次发生争战,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里实施屯田制度、摆出长期作战态度的蜀军,却因孔明之死不得不撤退。
    各种不同的情报送到司马仲达所在的魏军总司令部来。
    “我实在搞不懂。”
    仲达边说,边敲了几下自己的后脑勺。
    ——蜀军明显在做南归准备。
    ——不,他们一点没有南归的打算。
    完全相反的情报同时传来。
    “你这个情报,依据的是什么?”
    仲达对带来蜀军无意南归情报的人,问了这句话。
    “我是根据魏延部队所做的判断。”
    “那个家伙的部队……”
    是那个牛脾气的魏延违反撤退命令?难道这是佯装撤退,然后突然进攻的作战计划之一环?仲达实在分不清楚这一点。他想象得到的是,所有这些混淆的情报,一定是出自于诸葛孔明的计略。而孔明本身是否仍活着,仲达连这一点也还弄不清楚。
    “我实在搞不懂。”
    仲达又说这句话时,一边缩了缩头。这是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八月、阴历中秋末的时候。吹过五丈原的秋风,已有沁人的凉意。
    越来越多的情报出现。经过仔细整理,得到的结论是:孔明之死大致无疑,而蜀军即将南归,应该也是确实。
    “我们展开追击吧!失去孔明正在撤退的蜀军,战意自然丧失殆尽。现在发动猛烈攻击,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征蜀护军秦朗如此进言。
    “好,我们就派兵追击吧!不过,一定要以进退两可之阵式前进才行。”
    仲达终于决心要移动军队了。虽然如此,畏惧孔明谋略的他,布置的是随时可退的阵式。
    “将军为何顾虑如此之多呢?”
    秦朗颇不以为然。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孔明有多厉害的缘故。千万不可大意啊!”
    仲达严肃地回答。
    魏军已对向南移动的蜀军展开追击了。
    这时候,蜀军中的一个部队扬起一阵鼓声,那是杨仪的部队,随着鼓声,战旗突然转变方向。也就是说,全军掉头转向追击前来的魏军了。这个变化非常迅速而整齐,好像是早就预定的行动。
    “快退!快退!孔明使出他的计略了!不可继续进军中了他的圈套!快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