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知道这些家伙盯梢了斯隆家人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当他们开始盯梢时,可以肯定他们已经建立起据点了。因此查阅三个月的报纸是有道理的。”
“我们找到符合我们想要寻找的房子的广告后该怎么办呢?”
库珀说:“那就有许多‘可能’了。我们将按重要性排个名单,在那些我们雇来查阅报纸的人中选一些人去搞追查。首先,可以与广告商联系,问些奇特的问题。随后,根据问答,找们再决定去看哪些地方。”库珀耸耸肩。“大部分查着不会有任何结果,但也有一些不是这样。我想到时亲自去查看一些地方。”帕特里奇和丽塔权衡着库珀的计划,车上一片沉默。丽塔说:“说实话吧,我认为你的计划是不能付诸实现的。首先,涉及到大量的报纸,多得不计其数!第二,你雇那么多人帮忙,要花费好多钱。”
库珀问:“但如能把斯隆先生家人救出来,是否值得呢?”“当然值得。但是你的建议不能把他们救出来,至多可以提供一些信息,甚至这一点也不太可能。”
帕特里奇最后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不能作决定,因为涉及到钱,要莱斯利·奇平翰拍板。特迪,我们今天等一会见到他时,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再详细地说一下。”
艾丽斯·埃弗利为星期六晚间新闻(65)制作的二分半钟的报导反响很大,令人震惊,用电视业的行话来说,影像丰富。在怀特普莱恩斯,明一如既往创造性地运用他的摄像机。回到CBA新闻总部,艾丽斯与声像编辑鲍勃·沃森再一次合作制作出一件新闻报导的精品。
整个制作过程是在艾丽斯和帕特里奇来到沃森的编辑室以后开始的。三个人观看录相片时,艾丽斯将每盒带子的内容作了初步记录。有一个带子内容很新,到时一定会用,拍的是联邦调查局人员抵达爆炸现场时的情景。当问到绑架者是否传递过任何信息时,联邦检查局的高级官员指了指四周围,面色严峻地说:“就这个信息。”
看完片子后,艾丽斯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放熊熊燃烧的小汽车的画面,接着放车库里断裂塌陷的楼层,然后跳到运送死者伤者的地方。”帕特里奇表示同意。经过讨论,他们制定出了总的计划。
接下来,帕特里奇在编辑室里录制了声带。他们先录记者的评论,再配图像。看着匆匆忙忙打出来的讲词,他念道:“今天,对于老练的外国恐怖分子绑架了克劳福德·斯隆家人这一点的任何疑云都被无情地驱散了……。”
特迪·库珀错了。绑架人员和人质都没有离开美国。但是根据现在的计划,再过几个小时他们就要离去。
躲在哈肯萨克据点的梅德林人员星期六下午极度紧张,神经绷得紧紧的。使他们感到不安的最直接原因是收音机和电视机里关于上午怀特普莱恩斯事件的报导。
米格尔焦躁不安,很不耐烦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有几次还咒骂提问题的人。卡洛斯在5个哥伦比亚人中性格最为温和。当他怒气冲冲地说引爆尼桑车“做法很蠢”时,米格尔抓起了一把刀子。但他控制住自己,又把它放了下来。
米格尔事实上也意识到在怀特普莱恩斯引爆尼桑车是一着臭棋。当初的动机是等他们走后,警告人们绑架者不是闹着玩的。
米格尔曾以为,他们在绑架事件之后卸走了车上的黑色玻璃,纽约的牌照换成了新泽西的牌照,客车因为外表起了变化,在怀特普莱恩斯的停车库里可以停上五六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被发现。
很明显,他判断错了。更糟的是,正当他们想悄悄地溜出国境时,上午的爆炸及其人员死伤使得全国的注意力重又集中到斯隆家人的绑架人员身上,警察与公众又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米格尔及其同伙对在怀特普莱恩斯造成的死伤破坏一点也不在意,换一个场合他们还会觉得开心。他们感到不安的只是自己现在处境很危险,而这是不应该发生的。
哈肯萨克的阴谋者争论的问题是:根据新闻报导,警察自星期四以来已经撤去部分路障,现在还会不会重设路障?如果会,从据点到蒂特婆罗机场之间有没有路障?机场情况如何?安全检查是否会因为爆炸事件变得很严?如果四个绑架人员再加上人质能从蒂特婆罗安全离去,在佛罗里达的奥帕洛卡机场停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那里危险大不大?对这些问题没有人——包括米格尔——能提供答案。他们明确知道的便是一定要走。转移这架机器已经开动,他们必须碰运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瑟·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