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军显是犹豫了一会儿,红孩儿转了身去大声呵斥,后军方才跟上,只是这么一停一行,队列便有些散乱。典军过河有半,风威冷本以为高平晗会半渡击之,可他却纹丝不动,于是典军便一拥而过了。
正在全军过河之后,高平晗再度吹哨,音调却与方才不同,甚是悠扬宛转,猛然间林子中众声巨喝,方才静如死物般的人马突然活了,冲出林子。风威冷这才发觉共有五处埋伏,突然从林子五处杀出,虽只百人却好似有数千骑的声势。
两股人马顷刻冲撞到一处。风威冷遥遥只见尘头大作,两军呼喝,刀枪齐举,不时有一溜溜血色随着寒光溅出。这时已将黄昏,日头西斜,风尘似被血水染尽了,现出些哀悸的薄红。对着此情此景,风威冷猛然解得何谓红尘,何谓乱离。他想起家中担惊受怕的表妹,此刻不知是否也坐在这样的一片红尘之中,默然遥望城头一轮残阳将落,于是知道一日又过,而她所盼的人却还没有归来。风威冷一时觉得眼眶温热。
典军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久奔疲惫之师,追至此处已知距南汉军不远,本有惧伏之心,又被高平晗以哨声三番五次戏弄,早成惊弓之鸟。高平晗的亲兵虽不多,却是真正的精兵良将,四下里冲杀一番,典军的阵脚便已动摇。那红孩儿虽说号称百人敌,却也不能当真以一人之力尽杀这百名骑军。他明知此时高平晗手中兵力不多,却无法令士卒齐心求战,终于不得不着他们先退,自己率了三五百精卫殿后。乱兵一去,典军应付得反倒自如起来,只是河西岸此时却又多出一支人马,典军慌乱中哪里辨得出多少,顿时狼奔豕突溃不成军,有的往东跑有的往西蹿,军中有人以北方口音大声喝叫:不好了,中埋伏了这么一来,连红孩儿身边的精兵也开始动摇。他终于也不得不加入了溃逃的乱军之中。
南汉军掩杀一阵归来,力胜后的军士们已没有力气欢呼高歌,只是任由马匹摇晃着缓缓踱步,长长的鬃毛于风中拂动。他们身后遥遥高城显得极是单薄,仿佛一道如墨的剪影嵌于血色黄昏之中。风威冷出林下马,向高晗平行礼道:今日得见大帅神威,真令小人大开眼界!高晗平却无骄矜之色,道:今日被迫一战,赢得侥幸,若是再有一次,只怕是回不来了。
风威冷听出他话中有话,却也不追问,自己也上了马匹随在他身侧。一行人进了林子,默然行军,不过小半时辰,便见前面火光通明,树木一稀,眼前便是壕沟帐篷整齐排列。那些兵丁见高晗平归来,虽依旧干着自己的活,目光中却都有了些欣然之色。有些遥遥地敬上一礼,高平晗亦在马上含笑颔首。风威冷心道:看来他还是挺受士卒拥戴的。
当下有人开了寨门,自有人过来料理马匹。那马夫一见风威冷的红马就大惊,拍了又拍,看了又看,大叫起来:看啦,这是红鬼,红鬼被大帅俘过来了!无事的兵士顿时聚了拢来。笑声闹声响起一片,高平晗拉了风威冷的手大声道:红鬼不是本帅的,是这位小英雄的!四下里静了一静,风威冷见这么多双陌生的眼睛盯着自己,好生不自在。过了一会,方有人欢呼起来。风威冷心觉不好,想道:他们只怕以为我是新投入高大帅麾下的人,这可真是误会。
猛然人群散开,十余人簇拥着一名衣饰华贵的男子走了过来。这男子大约三十余岁,肤色白净,天庭饱满,双目有如鹰隼,火把红光映在他眸子上,锐光跃动,有择人而噬之感。
高平晗趋前行了军礼,道:见过西王!那西王欣然一笑,忙就手扶了他起来,端详好一会儿,方叹道:好在大帅平安回来,要不然小王的罪过可是大了。便挽了高平晗的手向着身后之人道:小王方道靖国元帅定能平安回来,可是未曾说错吧?他身后的人看服色都是将军,分成两拨。他这话是对着右边的那五六人说的,这些人见到高平晗时神情十分激动,纷纷上前伏地,人人都是面色涨红。高平晗却不扶他们,反而冷然问:你们方才怎的对西王无礼?
西王在一边笑道:没什么没什么,方才几位将军忧虑大帅安危,要出动大军往城边搜寻。是小王道外头并无探子来报,说是等等看,不免让几位将军疑心小王不关心大帅,这个也是几位对大帅的一片爱戴之心,那是不可深责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