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扬忧虑落地,叹道:恩师不愿见人,自有原因。昭儿,你那个二哥呢?安昭脸色一寒,道:正要说他。永王派人看押着他,说要与你商量怎样处置。莫之扬问道:依你看怎样处置?安昭不答,幽幽叹了口气。莫之扬道:放了他。安昭低呼道:放了他?莫之扬道:你们毕竟是兄妹,不放了他,你能受得了?安昭道:我们早已无兄妹情分。不过,真要杀了他,我毕竟下不了这个狠心。可现下是永王说了算,他怎么会放过我二哥?
莫之扬苦笑道:昭儿,我真服了你。你明明让我去求李璘,却非得让我先说出来。安昭被他说破,钻入他怀中,娇声道:你一个大男人还跟我小女子计较这些么?莫之扬佯作生气道:都是你的道理!翻身将安昭压住。安昭急道:不行,不行!莫之扬笑道:为何不行?安昭道:一来你伤还没好,二来,七哥,你想想,我现下一无家二无亲,一文不名,将来咱俩成婚之日,我拿什么当嫁妆?拿什么送给你?等到那一天,啊?莫之扬好生沮丧,叹道:又是你的道理!翻起身练功。
第二日一早,一名黑衣剑士在门外问道:安姑娘,莫帮主醒了么?莫之扬收了功法,问道:是永王派你来的么?你回去禀永王,我已好了,一会儿就去他那里。却听李璘道:我已来了。
莫之扬开了房门,请李璘坐了。安昭道:我去瞧瞧雪儿妹妹。出了门去。莫之扬与李璘说起前几日的险事,道:多亏殿下奏琴相助,否则,敝帮老少帮主、两名副帮主只怕全军覆没。李璘道:莫公子说哪里话来?是你救我性命在前,否则,只怕敝朝第十六皇子从此下落不明,三圣教投靠反贼,彼强我弱,大唐江山只好任由反贼凌辱啦。他从来不苟言笑,这一回竟说出这等笑话,莫之扬大感亲切,由衷赞道:殿下胸怀大志,在下佩服之极。李璘笑道:莫公子真这么看得起我?莫之扬正色道:岂能有假?
李璘离席而起,正色道:我最看重真英雄、好男儿。莫公子,若你不嫌小王愚笨,咱俩义结金兰,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左右手,如何?莫之扬心道:他虽贵为皇子,却是真看得起我,论本事,论见识,论胸襟,都令人钦佩。我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动容道:蒙永王不弃,莫之扬敢不从命!李璘大喜,与莫之扬携手走到香案下插香为盟,跪倒祷告:上天诸神,地下苍生,李璘、莫之扬今日结拜为异姓兄弟,从此同甘共苦,若有不义之事,甘受天地责罚。二人三拜毕,各报庚辰,李璘那年三十六岁,莫之扬二十一岁,莫之扬又拜大哥,李璘忙还礼。
两人重新落座,都觉得无限欢喜。李璘道:贤弟,眼下辛一羞这个大奸人已除,三圣教只要稍加整顿,再无隐患。愚兄想待贤弟身体稍好一些,就择日返回陆上。我虽想让贤弟多歇几日,唉,奈何反贼来势汹汹,大唐江山风雨飘摇,实是让人放心不下。莫之扬朗声道:大哥,小弟的身体无恙,你只管放心。其实小弟也不愿在这岛上耽搁,咱们最好明日就启程。李璘点头道:贤弟善能体谅愚兄苦衷,只是,只是唉!长叹一声。
莫之扬心头一热,道:只是什么?大哥不能对小弟说么?李璘叹道:只是一到了陆上,愚兄必忙于军事俗务,不能同贤弟一起浪迹天涯。唉,愚兄实在难舍贤弟!莫之扬明白过来,哈哈大笑,说道:大哥,你说什么话来?不是从今以后同甘共苦么?若大哥不嫌我不懂规矩,小弟情愿陪大哥一同抗击反贼。浪迹天涯怎么能行?天涯处处有反贼,哪有天涯可浪迹?
李璘大喜,执住莫之扬双手,大声道:好贤弟!双目之中涌出泪花。两人既已交心,便再无猜疑,谈论起日后怎样招兵买马,怎样收复城池,越说越投机,各抢话头,笑声不绝。
却听屋外人声响处,朱百晓、侯万通、梅雪儿、万合帮各门主、三圣教几名堂主前来看望,房内拥挤,不少人又退出去,只十几个紧要人物在场。众人听二人已义结金兰,纷纷道喜。朱百晓贪吃成癖,大声笑嚷:三圣教的朋友今日又要破费了,中午恐怕得设宴为永王和我乖徒儿庆贺!介寿山暂管教中事务,当即连声答应,吩咐下去。朱百晓假公济私之计得逞,捅一捅侯万通,望一望莫之扬,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