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之道!”“父皇,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有谁能得知天欲如何?”太子望着父皇的眼睛,费力地悟着父皇的话。
“皇儿,你私通寺院,父皇当众责打于你,还有何人敢再议及此事?诏令周将军归里养伤,是因为父皇看出他果有英雄之气。然少年得意往往不知天高地厚,若无坎坷,非是自折便要折人。若一蹶不振,匹夫之志如何堪当朝廷大用?若果然挟持者甚大,必能忍尽人臣所不能忍者。一日得皇儿重新提携,不仅历练稳健,亦必将赴汤蹈火,忠诚皇儿……”太子抬起脸来,满眼热泪、满怀敬仰地望着父皇那充满睿智的双眼,伏下身子深深三叩,尔后抖着嘴唇说:“父皇!孩儿铭记父皇教诲……”虽知五脉余毒尚未驱尽,至少还要三四旬才可确保无碍,然太子情知父皇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及早完成南北平定、九州一统的帝王大业。自己若不回宫代为署理朝国万机,父皇就无法去率军南征北战、扫平六合。于是也顾不得许多了,当下答应父皇立即回京。
太子回京不几日,张宫监便带着朝廷的一道圣旨匆匆来到山上:“……周翰成将军外伤既愈,诏敕还归东宫,仍复其宣威将军之职,着即日起回京复命……”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辉煌和梦想突然失而复得。
慧忍接旨后,不觉心热气躁、六神不宁了。
这份圣旨拟得含而不露,进退自如。此时自己只要回京复命,公主、娘娘和母亲就再也不会为他受苦操心了。等待他的亦将是锦绣前程、沙场勋绩,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圆月如镜,清辉若水。
他拿出师父传下的青铜宝剑,豪情澎湃地于山间月下舞了一阵。耳旁山风厉厉、林涛汹汹,剑气与月光纠葛,英姿与峭壁对峙。
收剑归鞘时,慧忍扶剑望月,蓦然记起师父的重托和身肩的弘法大义来。
他彷徨于山间,打坐在煌煌月下,屏息禅悟,祈求师父在冥冥之中能为自己廓清迷茫。
当启明星跃出暗夜的天幕时,他终于得到了某种启示:佛法未复,道场未兴,何来机缘之说?他岂能仅仅为了一己名利、眼前荣华和儿女私情而背叛信念、入世还俗?他料定,朝廷发出这份圣诏之后,一定还会再次派人来到山上寻找自己,故而必得尽快离开此地,方可得以清静自在。虽说太子的情形仍旧令人担忧,好在太子离山之前他曾叮嘱过:半年之内只要不遇惊震,辅之以自己开出的药方每日调理,太子五内痛乱和神志迷蒙之症一般就不会再发作了。
黎明到来之前,慧忍一面命人赴京回复陛下的诏令:“……微臣外伤虽愈,奈镖毒已侵入血脉尚未尽除。臣请恩准微臣在山中继续疗养,痊愈之后即刻回复圣命……”一面却带着两个小师弟,匆匆收拾法物行李,仍旧回到人迹罕至的少室山密林幽谷潜身修行……
大周灭齐之后,突厥佗钵可汗对大周日渐强盛的局势甚感惊慌。当齐国遗臣范阳王一路逃到突厥时,佗钵可汗撺掇范阳王自立为齐国新主,并策动他速到齐国最后一处阵地营州去,以此为据招兵买马,为复兴齐国与大周开战。
佗钵可汗许诺范阳王:范阳王若能策动营州刺史高宝宁率兵攻打大周,突厥愿出十万精骑相助!武帝闻听营州刺史联合突厥兴兵南犯的消息后,即刻下诏调集二十万大军,欲从数路发兵一举荡平突厥和齐国残贼。
各路兵马尚未调齐,忽然南面彭城告急军书飞报京师:南陈常胜大将军、大司空吴明彻督领八万步骑和水军数路北上。正向吕梁、彭城全线进围!原来,南陈国主闻听突厥和齐国残余聚集十万兵力攻打大周而大周兵力眼下开始调往北部时,乘虚而入,一举攻陷了大周吕梁吕梁:北周地名,今江苏一带。等水陆要冲之地。
南朝敌兵来势汹汹,吕梁的守城将士未及告援便因寡不敌众而致城池失陷。
南朝大军破城之后,近万大周被俘将士为南军尽皆斩杀。
吕梁城外,大周士兵横尸贯野、惨不忍睹。
南朝大将军吴明彻攻克吕梁后,又乘胜率军进围彭城。彭城闻听吕梁失守的消息后,同仇敌忾,合力拼死顽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