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135)

2025-10-09 评论


    陈先生?一旁另有一位老者,正拈髯微笑,辟邪乍见之下甚是意外。

    陈襄笑道:六哥儿不知道,老朽和宋先生二十年前就是至交了,此番老友重逢,大快平生。

    宋别抱了抱拳,公公,别来无恙?

    宋先生。辟邪忙躬身执礼。

    陈襄笑道:宋贤弟此话差矣,才刚还在议论六哥儿的内伤,他嗽病缠身,怎能说无恙?又对辟邪道,金针素手宋别可不是浪得虚名。他针艾之法已至神仙化境。当年他在离都小住,和老朽谈论医道,都觉投契不已,相见恨晚。可惜一别二十载,只有书信往来,今天重逢,才知道当年翩翩浊世佳公子,现在也成老头子了。

    宋别望着明珠,女儿也这么大了,你我还称什么英雄年少?陈兄此来不是望我的,他笑道,才说了两句闲话,就问及公公的病症,直说了一个时辰。公公既然来了,能否让老朽试脉?

    辟邪原本有诸件大事与宋别相商,见陈襄在此只得作罢,无奈伸出手腕。宋别搭上手指,凝神思索,明珠仔细盯着他的神色,宋别又望了望辟邪气色,问他饮食起居,最后道:无妨。

    明珠大喜,道:父亲大人如何诊治?

    宋别道:以我内力借针艾直驱病灶,刺炙肺俞、太渊、太溪、照海,陈兄以为如何?

    英雄所见略同。陈襄点头。

    宋别也是个极洒脱的人,站起身道:如此,公公里面请。

    辟邪得了机会与宋别单独说话,正中下怀,便要跟进去,明珠却抢上来与宋别耳语几句。宋别微微蹙眉,点了点头,才从边上柜子里取出一只楠木匣子,放定在桌上,从中取了十二支毫针,道了声请,与辟邪走入内间。

    小顺子正闲极无聊,转到桌边,怯生生伸手从木匣中拈了一枚针在手中把弄。

    陈襄道:小顺子,这金针素手有个现成的传人在眼前,你也闲,不如跟着明珠学点。

    小顺子喜道:只怕明珠姐姐嫌我笨。

    我的火候还差得远,明珠道,不过教你只怕太高。

    姐姐是答应了?

    悄悄的,不告诉你师傅。明珠话说得轻松,却是坐卧不宁。过了约有一顿饭功夫,忽听辟邪猛嗽了一声,又是寂静半晌,宋别和辟邪相继而出。

    如何?明珠上前问道。

    宋别笑道:甚好。陈兄,烦你开张补益的方子。

    陈襄为人谨慎,将辟邪拖到一边,再请脉相诊,半晌后点头赞叹道:到底是宋贤弟。

    那是痊愈了?

    宋别、陈襄都道:差不多了,调养一阵就好。宋别更牵着明珠的手,坐到一边道:且不说这个,这两年在宫中如何,可有人欺负我宋别的掌上明珠么?

    小顺子见明珠的眼光向辟邪和自己投来,吓了一跳,忙道:没有没有。

    没有就好,我便放心留明珠在京城。

    宋先生,辟邪道,晚辈再请宋先生三思。

    不必了,我的女儿,定能照顾好自己。宋别微笑看着明珠,父女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辟邪见时候不早了,起身告辞。明珠拉着宋别的手,依依不舍道别。

    陈襄也站在廊下,送了他们出门,问:六哥儿可是要贤弟将明珠带回大理去?

    正是。宋别点头道,不过离都虽险,却比不得我在大理是龙潭虎穴,自顾不暇,哪里再有精神照顾女儿。

    陈襄笑道:非也,非也。贤弟为人不畏天地、不敬鬼神,是个说一不二的当世豪杰,怎么会怕大理那些跳梁小丑?定是另有隐情。

    隐情倒也是有的。段秉这小子脑筋确实不坏,娶了中原公主不算,听说我有个女儿,竟上门提过亲事。他这番做作拉拢,明珠跟我回去,岂不是羊入虎口?宋别不住冷笑,他却不知,我宋别和大理血海深仇,恨不得学了伍子胥,将大理皇帝掘墓鞭尸突然和陈襄都愣了愣,才叹道,只可惜那老儿还没死罢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