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她,闻言先星目一扫,远立戒备的白家老祖母,纤手一指磐石,点点头亮声道:
“老人家请坐,凌云燕自信尚非恶人。”
接着又微作沉吟,目视白凤英续道:“本来我这件不白之冤,原拟先查清令祖和武当卧云老道等死因,再于约期当天下英雄一论曲直,现既如此,那就不妨先告,信不信,也只好随二位了。”
同时她满面诚挚之色,神态又极其自然,绝不像有诈。
于是老祖母卓如兰,登时趋步上前,和声答道:“谢谢姑娘!老身洗耳恭听,如舍下有不情之处,定当缺礼补礼!”
随即三人同在磐石上落坐,由她详道始末。
原来凌云燕,确是天都仙客归元子,独一无二的孙女,生来灵慧,自幼为长上钟爱,一身所学,已得乃祖十之六七真传,举家隐居黄山天都峰,人迹罕到之处的飞云洞。
本来她芳龄十八,从未离家。只因归元子精通易数,并默察武林气运,说她红鸾星动,应当出山行道才有遇合。
始则由乃祖携同,乔妆遍走各地,不久便命她独闯江湖,任意所之。
自然一个年青人,谁都心高志大。加上她身怀不世奇能,艺高人胆大。且又正当少女思春之期,这种严命,那能不正中心怀!
最初仅遨游于江淮之间,不时趁便行侠作义。
且因她行事神出鬼没,屡作儒生相公打扮,所以短期江湖便传出“怪书生”之名。
大约是本年夏初,偶动匡庐之游。
当时溯江西上,船到安庆,适与江南白同舟。
说来也怪她年轻好胜,一闻“白廉方”三字,便生心要与这位江南高人,一较高下。
于是一路屡显会家,故作傲气凌人,以图激怒。
且江南白,亦果然中计,终于星子登岸后,双方于静僻处一度交手。
想得到,白廉方虽然成名数十年,饮誉江南。怎能是她的敌手?
还幸而二人事先言明百合,所以江南白一套“乾坤掌”使完,仍输了一招。
照说,胜败乃兵家常理,又有何妨。
可是江南白,却自惜一世英名,丧于一个年未弱冠的娃儿手中,愧恨欲死,无限沮丧。
因而反使凌云燕自悔孟浪,惟恐这位老人家,一时想不开殉名轻生。
是以就暗中在后追随,也由此而发现他此来系有所为,乃是搜寻昔年“大荒真人”藏珍。
并还不止他一人,彷佛早就有约,在五老峰会合的,有武当卧云真人斐玉航、北硖山擒龙手方冲、三湘云梦客萧渔、南宫柳五人。
且以萧渔为首,同入五老峰飞瀑之内。
其时凌云燕,本拟亦现身强行参与。
但又忽忆起乃祖过去所言:说是大荒真人藏珍,绝不在江西庐山,尤其那位昔年怪杰,诡计绝伦,曾言所遗藏珍,非他自己转世任何人不能妄取。且一甲子前,武林不少人因此丧生,严戒门人子女,不得有此贪心。
故而凌云燕,便恪守庭训,中止初意。
不过就她彼时所见,似乎搜寻藏珍诸人,飞出瀑布时,全面有喜色。
只是经她暗中查看,又未发现江南白等,带出什么宝物。
一直到数月之后,耳闻江湖传言,栽诬诸老之死乃为她所伤,恍疑必是此中大有蹊跷,才偕同义妹,重上庐山,进入天璇仙府察看。
可是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实十分费解。
是以特一面派人去冀州,邀请他们五人之中,仍健在的南宫柳,一面暗上武当留书订约,准备到时一正声誉。
她叙述至此,白家老祖母卓如兰,也忆起上年老伴,果曾提过往访三湘云梦客萧渔,并深知天都仙客,为当世第一奇人,他的儿孙,又那能是邪恶之流,所以对凌云燕之言,立时便信了八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