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沿岸西行,走不多远,见前面有一处渡口。孟如庭抱周四跳下马来,挥掌轻拍马臀。那马吃痛,跑出几步,又转身奔回。周四道:大哥为何赶它走?孟如庭道:乘马多日,也着实累了,就此乘船沿江西行,还要它做甚么?拉周四走向岸埠。那马恋恋不舍,随后跟来。此时大江远水翻银,浊浪迭起,冷风吹来,直将人吹得心如宽江,空空荡荡,不由自主地生出怅惘之情。孟如庭见不远处有一只船泊在岸边,高声道:船家,可是向西去的渡船么?过了一会,舟蓬中走出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看了看二人道:你们要去哪里?孟如庭道:我二人要去云贵,想顺水路走上一程。那老汉道:若走水路,须经芜湖、铜陵、九江、黄石,最后到岳阳下船,乘马或步行,过了湖南,没几日便到贵州了。放下踏板,让二人上船。周四见那匹青骢马仍跟在身后,回身抚了抚马颈,挥手赶它走开。二人上得舟来,孟如庭取出一碇大银交给老汉。舟中尚有一个青年,显是老汉的儿子,见有客人上船,忙扯起蓬帆,去舟头摇起橹来。小船悠悠荡荡,逆流向西划去。周四初次乘舟,心中好奇,不住地问这问那。老汉笑呵呵每日与他说话开心。不一日,船已行到岳阳。孟如庭又赏了老汉些碎银,领了周四下船。周四站在岸上,频频挥手,与老汉道别。二人向南走出几十里路,孟如庭道:前面不远便是岳阳城。此城西面有处城楼,名为岳阳楼。我几次来湘,都未得闲前往观览,这一次倒要去看看。二人循路打听,不多时,来到岳阳楼前。
岳阳楼初建于三国时期,当时东吴大将鲁肃曾在此操练水军,并在依山傍湖的西城门上建阅兵台,此便是岳阳楼的前身。唐开元四年,岳州太守张说对楼台进行扩修,正式定名为岳阳楼,经常与文人登楼聚饮,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来此做赋吟诗。至宋代,岳阳郡守滕子京又重修此楼,并请大儒范仲淹写了篇《岳阳楼记》。此文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兴味无穷,自此岳阳楼愈发显赫于世。至明季,岳阳楼虽已历千年风雨,仍是梁新柱彩,气象不凡。
孟如庭见此楼共分三层,重檐飞翘,工艺精巧,极为庄重,心道:我终日在江湖上奔走,不曾饱览华夏风光。今日有四弟相伴,正当与他上楼玩上一遭。拉周四来到楼前,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书五个大字,写着:酒爱英雄醉,楼喜雅士临。
孟如庭喜道:此楼尚有酒卖,倒添了不少兴致。二人进了楼口,迈步上到第三层,去靠湖一间阁子里坐了。凭拦看时,端的一座好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远望万迭云山倚在青天之下,八百里洞庭之水浩淼烟波,水光接天,绮丽壮观,令人怡神悦性,胸抑大畅。
孟如庭看罢,叹赏不已。酒保上前问道:二位客官想要些甚么?孟如庭道:先取一坛好酒来,果品肉食只管送上。酒保答应一声,下楼去了。少时举上一个托盘,摆下菜疏果品、肥羊、嫩鸡、酿鹅,精肉等物。过了一会,又抱上一坛陈年老酒。
周四见桌上肴馔丰盛,喜道:这些天在船上只吃些烤鱼,吃得嘴都腥了。今日碰上这么多稀罕东西,不知先吃哪个才好?孟如庭笑道:世上任一种荤腥,在小和尚眼中都成了稀罕之物。今日不急着赶路,让你好好吃上一顿。说着撕下一只鸡腿,递给周四。周四接过便吃,哪有心观赏风景?
孟如庭拍开酒坛泥封,抱起来饮了一大口,只觉酒味芳冽醇美,赞道:好酒!又喝了几口,说道:四弟,你伤已渐愈,我兄弟今日喝个痛快如何?周四自与他同行,心中说不出的畅快,但觉有大哥伴在身边,便这么东游西荡一生,也是心所甘愿,跳起身道:好,好!
孟如庭有意要试他酒量,唤酒保取了两个大碗,二人倚阑畅饮,片刻各进两大碗。孟如庭见周四饮后浑若无事,微感诧异,说道:你年少不识酒性,待一时酒力发作,便知厉害。周四道:我喝了两碗酒下肚,觉身子比前时舒服了许多,胸口两只小兔也不乱蹦乱跳了。孟如庭闻言,微微皱眉。周四又道:世上有这么好的东西,周老伯当初为何不让那位送饭的大师弄些来,也免了每日受苦。孟如庭听他提起周应扬,目中涌上一丝倦意,凭栏远望,默默想起了心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