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劝诫祈焕艺从母之命,放弃复仇之念。因为老和尚洞澈玄机,深明有因必有果,非人力所可强力,只是谆谆告诫他,在江湖行侠,勿造恶因。
同时,一微上人不断考较他的功夫。
祈焕艺经过江湖一番闯荡。见闻已广,经验更是宝贵,对“须弥劲”、“龙形九剑”、“兜罗五手”等绝艺,连番实战,得失皆已了然于胸。
此外见师父详细考查,便把平日的疑难,一一提出请教。
一微上人为他细心指点,口讲不足,继以比划。
经此一番重新印证,祈焕艺的功夫愈益精纯。
转眼间到了八月中秋。
这一天起来,老和尚面容肃穆,命祈焕艺带同“老白”,将洞里洞外,打扫干净,又命“老白”去采了许多果珍宝物准备款客。
中午时分,果有嘉宾光临。
空山人静,忽听“铮——铮——”两声,日影中飞来两枚青蚨。
这是“九指神偷”侯老侠的“迎门在揖”。
一微上人带着祈焕艺,“老白”继跃跟随,一齐迎出“剪云小筑”,只见山道上两点黑影,眨眨眼之间,已来至切近。
两位贵宾,并肩行来,一位是“九指神偷”侯老侠。另一位是“七妙居士”孙寒冰,特地来践一微上人中秋之约。
老和尚双手合十,慈眉善目问扬溢欣慰的微笑,一面行礼,一面说道:“两位真是信人,老衲感激不尽。”
侯孙二人,一齐还礼,同声说道:“今日何日?我等岂敢忘怀。”
祈焕艺赶紧也上前行礼,“七妙居士”孙寒冰一把扶起,抚着他的肩道:“孩子,你这几个月的行踪,我都知道,你受委屈了,但凡宅心仁厚,江湖险恶,不足为虑。”
“九指神愉”侯陵也说道:“艺儿,你总算不辱师门,我也替你师父高兴呢!来日方长,还要好自为之。”
祈焕艺连连称是,十分恭敬。
但他发现,侯、孙二位老侠。神态都与平时所见不同。“七妙居士”孙寒冰素性潇丽飘逸,此时却是面色凝重。
“九指神偷”越发令人奇怪,平日笑口常开,不知天地间有何忧愁危难,而今天嘻笑之态尽收,且隐隐含着悲痛。
这都是为了什么?
祈焕艺不觉得也上了心事。
只有一微上人,神态如常,将侯、孙二位,迎至“ⅹ字洞”内“知黑齐”中,围着八尺长五尺宽的那张石案落坐。
“老白”最是乖巧不过,早将晨间所采的珍奇果物,摆陈棠上,并取来侯老侠的“火枣酒”和三个竹杯。
平日酒到杯干的侯老侠,这天饮得极慢,孙老侠亦是浅斟低酌,酒兴并不甚豪。
三位武林仰望如北斗的奇人异士,殷殷话旧,谈起数十年前的往事,皆有不堪回首之感。
祈焕艺侍立在后,听到了许多江湖上的珍奇掌故,深感知味。
这一谈,谈至日色卸西,一微上人微笑道:“月亮快要上升了,我们出洞坐吧!”
侯、孙二人一齐起立,在洞外山坪上,陪着一微上人,闲目眺望,低声密语。
不一会,月自东升。
“人生几见月当头。”况是中秋之月,清辉满地,桂魄流垠,在这洞天福地之中,景致真个美到极处。
一微上人抬头看着天上,口中轻轻说道:“月满天心,是老衲的时候了。”
说罢,向侯、孙二人点点头,迳往山洞中而去。
侯陵向祈焕艺肃然喊道:“艺儿,来听你师父的训海!”
祈焕艺谨惧恐惧的随着三位前辈,进了洞府。
一微上人在平日起居的“守白轩”中,禅床上盘膝坐定,身旁放着一个白松木盒。祈焕艺知道内藏一根苍翠松针,师父用它替自己打通任督二脉,此时,这苍翠松针,将作何用处,却费疑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