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仁源牧的家是个小木屋,干净整洁,墙上供奉着佛像和唐卡,屋里有股浓浓的藏香味和酥油味。屋子中间摆着一个藏式铁炉,炉子后面摆着一筐干牛粪。
泽仁揭开炉盖,用铁钎抖抖炉膛里的灰烬,掰开几块干牛粪在炉膛中摆成空心的一堆;又单独拿了一块拳头大小的干牛粪,转身从小屋角落的柜子下面取出一小瓶液体,拧开瓶盖儿,珍惜地往手中那块干牛粪上倒了一点点,再拧紧瓶盖。
我闻到一股刺鼻的气息:“是汽油?”
“嗯,草原上没有报纸,也找不到木屑之类的东西,所以牧民多半都用汽油来引火。”泽仁笑道,“不过这里汽油也不好找,就这一小瓶还是托关系弄来的。”他用火柴点燃沾着汽油的干牛粪,放入炉膛中,盖上炉盖,拉开风门,炉火顷刻间就烧旺了。
“下次帮你带点石蜡吧,那个生火更方便。”
“石蜡恰子嘞?”(石蜡是什么?)
“石蜡……燃料。”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我带来你就知道了。”
泽仁忙着煮茶,他汉语不佳,听不明白时就看我们比画。我们的藏语更蹩脚,听不懂泽仁说话时总是下意识地盯着他胸口——等“字幕”。不过这小小的障碍不影响我们沟通,抓住关键词,大概意思总能猜对七八分(注:泽仁汉语不佳,后文直接用意译——作者注)。当我们提到老朋友扎西时,泽仁乐了。“扎西是我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现在当村长了,忙着给村里修希望小学呢。”他把扎西这些年做的事儿说了好一通,喘口气又问道:“这么冷的季节,你们跑到大草原来,不是旅游的吧?”
我略微迟疑,还是亦风开了口:“我们是……来找狼的。就是,呃……邦客(藏语,狼)!”
“邦客?哦呀……”泽仁盯着我们看了好一会儿,好像想起了什么,“扎西有两个汉人朋友养过一只叫格林的狼,后来把狼放生在这片草原了,是你们吗?”
我和亦风紧张得面面相觑,没想到他会知道我们,更没想到他连格林都知道,一时间不晓得该如何回答,因为不了解这个牧民对狼的看法。看着我们的表情,泽仁更加肯定了:“这草原上向来只有打狼的,没有放狼的,所以村里知道你们的人还挺多。放心吧,扎西给我们讲过格林的故事,我和狼打了一辈子交道,头一次知道狼还会对人那么好。你们也是好人,菩萨会保佑你们的。”
听完这番话,我们放心了,不仅感激善良的泽仁,更加感激扎西。
看我们松弛下来,泽仁笑了:“一年多以前这片牧场划分给我了,巡场的时候我发现山那边有个小屋,扎西告诉我,那就是你们和狼住过的地方。后来我看见小屋塌了,挺可惜,就把它重修起来,夏季放牧的时候在那儿歇个脚;我尽量修得和以前一样,狼认得老地方,说不定还回来呢。里面的东西我都没扔。”
原来小屋是他修好的,我深为感动:“泽仁,我们一定要交你这个朋友!”
“行啊!我们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你们想找格林,我帮你们!还有,我教你们说藏语。你的藏语太差了。”
亦风笑道:“你的汉话也费劲啊。”
“哈哈,你们听得懂就行!”泽仁把煮好的酥油茶给我们一人斟了一碗,香甜的酥油茶暖心暖怀,没有什么比风雪中结识了一个真挚的朋友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泽仁,你刚才说狼认得老地方,还会回那个小屋,我们在小屋门上看见有推门的爪印,是狼的还是狗的啊?”我把手机上拍的屋门照片放大给泽仁看。
泽仁想了想:“这印子少说也有个把月了吧,上个月下了场大雪,雪化以后地上就是这种稀泥。这泥爪子印应该是那时候蹭上的吧。”泽仁看了好一会儿:“呵呵,不是狼抓的就是狗挠的,太花了,不好说。不过呢……狗一般不敢去推人的门吧。草原规矩,狗是不能进屋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进屋要挨打。”
我一喜,那么说至少有一半多一点的可能性是狼爪印?如果那真是狼爪印,可能也只有格林这匹有特殊经历的狼才会去接近这记忆之地吧……我又一阵难过,想起我们回到小屋时的触目伤怀,如果真是格林回去过小屋,曾经最亲近的人都不在了,面对满屋萧条,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又为什么回去?他还会再去吗?唉……
聊到狼的话题,大家自然而然就说起了特警部队门口拴着的那只狼。据说他本来是特警从盗猎的人那里没收来的狼崽,跟狗一起拴养着,吃着残羹剩饭,一来二去就长大了,有人想买,特警也想卖。听说有药材贩子想买那只狼,只是价格没谈妥。狼被拴在特警部队门外已经很久了,附近几个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事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