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63)

2025-10-10 评论

    桃花坞的“模范行为”更坚定了松冈成立陆安州“亲善政府”的决心,日本驻屯军华东司令部也认为应该有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政府机构来替“皇军”工作,这样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建立“王道乐土”的必然要求。经过一番动员和推让,最后就确定以原拟定的“亲善商会”人马为基础,干脆成立一个“亲善政府”,反正作用都是一样的。
    在酝酿“亲善政府”组成人员时,原信少佐一反过去对松冈唯唯诺诺的常态,激烈地反对由夏侯舒城出任“亲善政府”市长。原信说,夏侯舒城的排日情绪非常明显,对于日军军官态度傲慢,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对“皇军”忠心耿耿的。
    松冈反问原信,“那么你说谁对‘皇军’是忠心耿耿的?”
    原信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喉结跳动了两下说,“至少宫临济要比夏侯舒城效忠。”
    松冈笑了,说,“宫临济这样的人就像贪吃的苍蝇,你在大街上伸手一抓就能抓几个出来。但是像夏侯舒城这样受过高等教育,有资产,有名望的人,并不多见。”
    原信说,“可是这个人敌视‘皇军’,杀不足惜,怎么能让他当‘亲善政府’的市长呢?”
    松冈说,“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原信君,你不懂政治,你不知道政治和战争的区别。在战争中,你认为该杀的,那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杀掉好了。但是,在政治中,我们要看他有没有利用价值,我们要看看在什么时候杀他合适。是把他杀了并且由此引起骚乱好呢,还是利用完了不动声色地再杀好呢?我看还是后者更合适一些。”
    原信面无表情。
    松冈说,“看起来夏侯舒城是个爱国者,但是,即便他有爱国之心,也没有爱国之力;有爱国之名,无爱国之实。再说,中国的读书人是很爱面子的,夏侯舒城嘴上标榜的爱国,其实还有沽名钓誉的成分。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为‘皇军’搞粮食。”
    原信睁大一双困惑的眼睛,茫然地看着松冈说,“不管怎么说,夏侯舒城并不是最佳人选,我看方索瓦比他更合适。”
    松冈看着原信,点点头说,“对了,这一点原信君看对了,跟我不谋而合。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知人善任的问题。方索瓦是激进派,他可以大刀阔斧地帮助‘皇军’清洗那些敌视‘皇军’的人,然而我们现在、至少在半年内并不想大开杀戒,我们不能把陆安州杀得鸡飞狗跳。因为我们需要粮食,我们需要在‘亲善怀柔’的气氛中让老百姓安心种粮,满怀感激地向‘皇军’交纳粮食。在这样的前提下,让方索瓦来做这些事情,他就可能把事情弄糟。而夏侯舒城是实业家,他需要钱财,把他的需要同‘皇军’的需要结合起来,他就会把国家放在一边,卖力地鼓捣粮食生意。再说,这个‘亲善政府’,不过是一个象征,有其名而无其实,我们赋予方索瓦的使命,比当这个徒有其名的市长,要重要得多。”
    原信原地站立,眼珠子骨碌了几圈,做沉思状。
    松冈问,“你读过《中庸》吗?”
    原信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
    松冈说,“要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站稳脚跟,你应该对于中国文化有起码的了解。因为中国的政治来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庸之道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原信说,“太君,我们都是军人,我并不想在中国从政。”
    松冈笑了,“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原信说,为什么不想在中国从政?这说明你对东亚圣战的意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知道我们日本最缺乏什么吗?”
    原信说,“粮食。”
    松冈哈哈大笑说,“粮食?粮食算什么?‘皇军’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粮食,也不仅仅是美酒、棉花和芝麻。我们的国土是那样狭窄,出门就是茫茫大海,常年地震连绵不断,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物资匮乏,不能轻易开采。而你知道陆安州这一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地下都有些什么吗?”
    原信眯缝起眼睛,没有回答。
    松冈说,“也许是黄金,也许是白银,也许是云母,也许是铜、铁、锡、钨。一万八千平方公里啊,简直就是一个国家。看看西边那森林覆盖的天茱山,看看那一望无际的东部平原,看看这滚滚东去的淠水河,再看看眼前这玲珑精致古色古香的小城,你很难估量,这里面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宝藏。而要想得到这些宝藏,仅仅靠作战是不行的。也许,战争结束了,会把你派到江淮来担任领事,或者到陆安州来担任行政长官。你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些财富开掘出来,送回大日本帝国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