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战争(43)

2025-10-10 评论

    在范江河那间简陋的宿舍里,师生研讨、争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半夜不眠。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研究战例了。先是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期的,热兵器时期的,机械化时期的。然后是外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朝鲜战争的,再往后是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
    岑立昊放弃了名牌大学,是受了范江河的影响,在他即将报志愿的时候,他给范江河打了一个电话,范江河说,“我不怀疑你能考上更好的学校,但是我觉得在那样的学校里你不可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因为你参加过战争,你的血被煮烫了,你的性格被磨野了,你更适合当一个指挥员,来吧,让我们在一起,实实在在地探讨怎么打仗。”
    一向自负的岑立昊,居然被范江河打动了,放下架子来到军区陆军指挥学院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后来的实事表明,这一步他并没有走错。
    范江河仍然是满腔的忧国忧民思想,不止一次地对岑立昊说,“我们再也不能盲目自大了,不能倚仗我们有孙子吴子尉缭子诸葛亮,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是那回事了,现代战争,哪怕孙子吴子尉缭子诸葛亮都还活着,也未必帮上多大的忙。几千年前的兵法,不可能指导我们今天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战争,用不着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要说继承传统,我们倒是应该多学学赵武灵王,学学胡服骑射的远见卓识和战胜世俗的勇气。”
    那个时期,是岑立昊军旅人生的重要阶段,从范江河的身上,他标定了自己的人生射向,他懂得了一个道理:因为你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便注定了你的生命不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在填写应征入伍表的同时,也就同你所服务的国家和民族签订了协议,出让了支配和使用你生命的主要权力,在必要的时候,是全部权力。
    不幸的是,他到指挥学院学习还不满一年,范江河就被确诊为肺癌,而且他还知道了,早在那年春天,范江河是在已经知道自己身患不治之症的情况下要求随军参战的,他的摄影包里不仅有一架老掉牙的照相机,还有一些中草药和止痛药。在他入校后的前半年里,他常常见到范江河在授课或者跟学员们探讨问题的时候,即使不是夏天,也往往汗流浃背,那是范教员在进行最后的战争,在同死神抢时间。
    在军区K首长的亲自过问和强制命令下,范江河终于住进了医院,岑立昊等学员经常去探视,就在那段时间里,范江河也没有闲着,恳求岑立昊把他的几捆资料偷偷地送进病房,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整理他呕心沥血并且搭上身家性命的《未来陆战大趋势》文稿。
    范江河临死之前,已经失去了人形,几乎就是一个骨头架子,握住岑立昊的手,两行已经分量很轻的泪水从深陷的眼窝里涌出,停滞在眼角,他指着已经装订整齐的文稿,对岑立昊说:“很抱歉,我没能死在战场上,也没能死在沙盘前。我无能为力……拜托了。”
    范江河是个职业精神极强的军人,即使临死,他也没有拜托大家关照他的女儿,而是念念不忘他的文稿。
    范江河的葬礼很简单,他是以一个正团职军官的身份病故的。那是在八十年代初,他还没有军衔。开追悼会会的时候,军区副司令员K首长去了。据说陆军指挥学院的教员去世,大军区首长亲自参加追悼会,这是第一次。
    K首长送的挽幛上面,写着八个遒劲的大字: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范江河尸体火化的时候,由他担任过主教员的陆军战术班四十二名学员组成仪仗队,为他最后送行,岑立昊和另外一名学员抬着灵柩走在送行队伍的前面。
    二
    岑立昊进入陆军指挥学院的第二年,刘尹波也考上西安政治学院,韩宇戈都从军校毕业,回到266团当了排长。此时范辰光仍然在266团为了继续留队而进行艰苦卓绝地斗争,他抱定一个信念,只有首先留下,然后才可能会有机会东山再起。一旦复员,那就前功尽弃。复员干什么?复员回老家去拉板车?那是打死也不能干的。家乡都已经知道他在部队干得漂亮,要提干了,家里也一直盼望着他的好消息,指望他改换门庭。他不能就这么一脸晦气地回去,要回去也是以后的事,不说解甲归田衣锦还乡,总得弄套四个兜干部服穿穿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