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向军再次去香港。这次不是陈四宝请他去排场的,而是他主动过去的,目的是实施他的两地寻呼联网计划。
事先,戴向军给陈四宝打过电话,说他要过来。陈四宝说好啊,一个人不成宴,我好长时间没有上伊丽莎白公主号了。戴向军说算了,这次就不上去了。陈四宝问为什么?是不是带着你那个吕凡凡一起过来?戴向军笑了,说不是。陈四宝说那是为什么呀?戴向军说忙。陈四宝说忙个屁,忙你还来香港,来香港不就是为了潇洒的嘛。戴向军笑笑,说不是,上次我就对你讲过,我要来香港发展,还打算和你一起做,这不,真来了。陈四宝听出戴向军不是开玩笑,就认真了一些,问他具体做什么生意?戴向军又笑了笑,说合法生意。陈四宝说我知道是合法生意,像你这样头上戴着红帽子、家里藏着绿票子的“红顶商人”,不需要做违法生意。戴向军再次笑笑,说一言两语讲不清楚,来了当面说吧。陈四宝说好,我等着你。
两个人见面,戴向军发现陈四宝手上多了一个行头——老大的一块砖头,黑的。戴向军没有问,但眼睛却盯着。陈四宝得意,当面演示,拉出一根天线,按了几个数字,然后对着它说起了广东话,像是给手下的人发指令。
“对讲机?”戴向军问。
“算是吧,”陈四宝说,“但比对讲机好,跟坐机电话连通的,想打哪里就打哪里。香港人它叫‘大哥大’,我看就是一个无线电话。”
“能打国内吗?”戴向军又问。
“美国都能打。”陈四宝说。
戴向军似乎不信,让他打一个南都的电话试试。
陈四宝问他打哪里。戴向军本来想说你就打给我吧,但想到此时他人在香港,自然不能跑回南都听电话,于是让陈四宝打给周柏林,报了周柏林的电话号码。
陈四宝得意地按着键,不一会儿,通了。他不说话,手臂一伸,直接把“大哥大”递给戴向军,然后故意把脸背过去,抽烟,免得戴向军怀疑他作弊。
戴向军接过来一听,果然是周柏林“喂、喂、喂”的声音,但一时间他竟想不起来对周柏林说什么,于是把“大哥大”还给陈四宝,让他重打一个。
这次是陈四宝教戴向军怎么关怎么开怎么打,教完,不用陈四宝躲了,戴向军自己把身子背过去,开始按号码,但不是摁周柏林的,而是摁吕凡凡的。接通之后,还特意往傍边走几步,怕陈四宝听见。陈四宝说:省着点,贵着呢。戴向军回头做个鬼脸,又走得更远一点,满脸灿烂地对着“大哥大”说亲热话。
给吕凡凡打完电话,戴向军走回来,激动得满脸通红。陈四宝说你要是喜欢,送你。戴向军说不是,他想起了一个问题。陈四宝问什么问题。戴向军说,如果将来大家都用起了这东西,那么我们传呼机不是没有市场了?陈四宝说不会的,“大哥大”太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买得起的人也未必用得起。戴向军不说话了。准确地说是不与陈四宝争辩了。心里想,电子技术发展这么快,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要降价,以前传呼机也很贵,也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不是人人腰里都别着一个?于是,他马上就在心里打起了算盘,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本来戴向军是打算在香港注册一家寻呼公司的,现在看来来不及了,时间就是金钱,必须赶在“大哥大”普及之前大捞一把,因此,戴向军脑袋迅速转了几圈,几乎当即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直接收购一家香港的寻呼台,立刻用中继线把它和南都天安对接,同时,率先降价并预收服务费,把服务费当期货做,不仅让竞争对手招架不住,而且还能保证提前兑现自己的利润,防范迟早要出现的寻呼行业降价风险。
戴向军把自己这次来香港的意图对陈四宝说了。但不是按来香港之前设想的思路说的,而是按新思路说的,说自己这次过来打算收购一家香港寻呼台,并说这就叫“资本运营”,比自己从头做起办企业强。
戴向军以为,只要他这样一说,陈四宝马上就会说好,我们一起做,这是你上次就说好的,不能变卦。但他没有想到,陈四宝的反应正好相反,不但自己没有表示要跟着做,而且还劝戴向军不要做。
“你发疯了?”陈四宝说,“维多利亚港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吗?以前传呼机稀罕,呼机贵,服务费也贵,你不来做,现在这东西贱了,阿猫阿狗腰上面都别一个了,你来做,钱多了烧得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